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以诗四首谢之·其一》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以诗四首谢之·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丝管嘈嘈耳不分,绮罗杂踏自成春。

不唯汉帝昆明小,更觉唐家曲水贫。

(0)
翻译
丝竹声嘈杂入耳,分辨不清,华丽的衣裳和脚步声交织出春天的气息。
不仅是汉代昆明池规模小,更觉得唐代曲江池的景色朴素简陋。
注释
丝管:丝竹乐器,泛指音乐。
嘈嘈:形容声音嘈杂。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代指富贵人家的服饰。
杂踏:杂乱的脚步声。
昆明小:昆明池,汉代皇家园林,这里借指规模较小。
唐家曲水:曲江池,唐代皇家园林,此处指景色不如以前。
贫:这里形容景色的简朴或不如前朝。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以诗四首谢之(其一)》。诗中通过对比汉唐时期的繁华与当时的落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时代文艺不如前代的感慨。

“丝管嘈嘈耳不分”,这里的“丝管”指的是古代的乐器,即今日之弦乐器和吹奏乐器。诗人通过对丝管声音混杂、难以辨别来形容当时音乐的繁复与紊乱。

“绮罗杂踏自成春”,这里的“绮罗”是指精美的丝织品,“杂踏”则意味着纷杂地踏步。整句话表达的是无论人们如何穿梭在精美的丝织品中,终究也只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春日景象。

“不唯汉帝昆明小,更觉唐家曲水贫”,这两句是对历史的回顾。“汉帝”指的是汉朝皇帝,“昆明”则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座宫殿,象征着当时的富丽与繁华。而“更觉唐家曲水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唐代(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曲江池)的景色感到逊色。唐玄宗时期的长安城是一座盛极一时的都城,尤其是曲江池旁的风光,是当时文人墨客游赏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感慨个人际遇与时代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时代相较于前代所表现出的文化艺术不再辉煌的哀叹。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历史使命感。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遣怀·其一

抱瘵便秋晚,无言祗自知。

是身多落寞,半世足飘离。

静阅王维画,闲围李远棋。

慨然叹时命,转觉命堪疑。

(0)

走笔代颜西叔次途中即事之什

逦迤前冈压后冈,鸟鸣山馆客思乡。

孤村树色昏残雨,满耳蛙声正夕阳。

对酒已成千里客,怀人空结九回肠。

平生忧患谙偿遍,回避红尘是所长。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四十六

郊原空阔净无尘,且放千林自在春。

借问梅花何处落,翠苔苍藓石磷磷。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四

绕树寻花得得来,摩挲苍石更徘徊。

题诗未有惊人句,谩想华光写照才。

(0)

舜兄南山为僧后归东林

新生白额眼光摇,肯向南山恋旧巢。

背踏西风行一转,人惊不过虎溪桥。

(0)

北海子荷花湖畔送吴雨生

晚荷亭亭上岸立,朝日昽昽过雨迟。

造化本来无尽态,乱中言别不须悲。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