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春将老,迟迟日正长。
露花低晓架,风絮集闲堂。
水暖荷争出,杯寒杏已尝。
芳菲值穷谷,嗟负少年狂。
冉冉春将老,迟迟日正长。
露花低晓架,风絮集闲堂。
水暖荷争出,杯寒杏已尝。
芳菲值穷谷,嗟负少年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感慨。开篇“冉冉春将老,迟迟日正长”两句,勾勒出春天即将过去,而白昼却越来越长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珍惜。
接着,“露花低晓架,风絮集闲堂”一联,以鲜明的画面展示了晨露珠光的花朵以及轻柔飘逸的春风带来的细小纤维(即所谓“风絮”),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早晨场景。
第三句“水暖荷争出,杯寒杏已尝”则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变化。荷花在微温的水中竞相开放,而诗人已经品尝到了那尚有凉意的杏子。这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和味觉体验,交织成春末夏初的丰富画卷。
最后,“芳菲值穷谷,嗟负少年狂”一句,则转向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诗人在一个偏僻幽深的山谷中,对着依然芬芳的景色,不禁感叹自己当年那不羁的热情和轻狂,如今却只能留下无尽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深沉感慨。
灵境閟空寂,云门入中峰。
玩奇事幽赏,因得相过从。
方以静中趣,共忘尘外踪。
攀登散情性,语笑谐心胸。
萧条林木昏,群物生秋容。
暝色半潭雨,寒声双涧松。
行吟送落叶,归思闻疏钟。
莲社有佳约,东林期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