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穆斋烦拓雪庵碑四首·其三》
《寄穆斋烦拓雪庵碑四首·其三》全文
清 / 王尔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非关旧事欲翻新,往迹应怜扑面尘。

不辨元隋俗士误,何知今古野僧淳。

神如相护踪犹在,石不能言字可循。

同志于思今暇否,但邀偕往不须询。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尔烈所作的《寄穆斋烦拓雪庵碑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一种深沉而含蓄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首联“非关旧事欲翻新,往迹应怜扑面尘。”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并非为了推翻过往,而是对历史的痕迹抱有怜悯之情,仿佛那些被时间覆盖的往事,如同扑面而来的尘埃,需要我们去珍惜和回顾。

颔联“不辨元隋俗士误,何知今古野僧淳。”通过对比元朝和隋朝的世俗之见,指出了一些人对历史的误解,而真正的淳朴与真谛往往被忽视。这里暗含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当下社会某些现象的反思。

颈联“神如相护踪犹在,石不能言字可循。”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的感悟。即使神灵不再,但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即便是沉默的石头,其上的文字也能够揭示出过往的故事。这不仅是对历史记忆的强调,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

尾联“同志于思今暇否,但邀偕往不须询。”诗人邀请志同道合者一同思考历史与文化的真谛,无需过多询问,只需携手前行。这既是对读者的召唤,也是对自己内心追求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价值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次对过去的回望,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期许,呼唤着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忘历史,珍视文化,共同守护人类共同的记忆与精神家园。

作者介绍
王尔烈

王尔烈
朝代:清   字:君武   号:瑶峰   籍贯:嘉庆年间辽阳县贾家堡子风水沟村(今兰家乡风水沟村)   生辰:1727-1801

别名仲方。祖籍河南,清乾隆、。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乾嘉时期的”关东才子”。《辽阳县志》称其“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16岁时,诗文、书法就已经蜚声遐迩了。26岁,参加了全州的童试,结果考中了拔贡生(秀才)。39岁,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未能及第。44岁,再攀蟾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结果考中贡士。经过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至此,夙愿已尝。清廷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侍读
猜你喜欢

题李伯时画船子和尚·其一

等个鱼儿久未逢,满船明月一丝风。

离钩三寸谁开口,打落掀天白浪中。

(0)

汪廷俊以诗送蒲笋次韵答三首·其三

少陵惆怅渚蒲纤,赤米何妨对白盐。

枯槁自怜还自许,长斋犹有舌根甜。

(0)

重游全福留题罗宏信手种柏·其一

邺王神武冠军中,夜半骑龙逐老翁。

雷雨满空飞不去,至今留锁梵仙宫。

(0)

次韵和梁才甫上元诗二首·其二

陈桥陪乘五人同,剑铗休弹礼过丰。

骥足争先长策下,蛇脂乾尽旧山中。

敢将野句酬明月,但记宸章起大风。

默对短檠悲晼晚,绨袍恩重报全空。

(0)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其三

风襟得清泠,世味增淡薄。

委蝉观四大,缚虎视六凿。

中肠过饥雷,益悟非妄作。

(0)

翻经台

五千馀卷在高台,内史翻时腊屐来。

梦断池塘人不见,年年春草绿成堆。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