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其三》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其三》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风襟得清泠,世味增淡薄。

委蝉观四大,缚虎视六凿。

中肠过饥雷,益悟非妄作。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安中所作,名为《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感悟与内心的平静追求。

首句“风襟得清泠”,以“风襟”比喻诗人的心境,通过“清泠”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如清风般宁静、澄澈的状态。接着,“世味增淡薄”一句,诗人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转变描述为更加淡泊,不再被物质与名利所困扰,体现了他超脱尘世的追求。

“委蝉观四大”中的“委蝉”可能指蝉蜕,象征着生命的更迭与变化;“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代表宇宙的基本构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洞察。

“缚虎视六凿”中的“缚虎”可能暗喻对欲望的束缚,而“六凿”则可能指人的六种感官或心智活动,这里表达了诗人试图超越感官的诱惑,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中肠过饥雷”一句,诗人以“饥雷”比喻内心的饥饿感,通过“过”字强调了这种感受的强烈与紧迫。这可能是诗人对某种精神需求的强烈渴望,或是对某种知识、真理的迫切追求。

最后,“益悟非妄作”表明诗人通过上述体验和思考,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非虚妄,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与真实。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从世俗的喧嚣走向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过程,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品令.舟次五羊

夜萧索。侧耳听、清海楼头吹角。

停归棹、不觉重门闭,恨只恨、暮潮落。

偷想红啼绿怨,道我真个情薄。

纱窗外、厌厌新月上,也应则、睡不著。

(0)

西江月.广师席上

草草书传锦字,厌厌梦绕梅花。海山无计驻星槎。

肠断芭蕉影下。缺月旧时庭院,飞云到处人家。

而今赢得鬓先华。说著多情已怕。

(0)

送孙学士两浙转运使兼简杭州知府张侍郎

晓帆叠叠飞,夜橹连连鸣。

贪吏诫守廉,饥民苏念生。

岸花有异态,沙鸟无娇声。

钱塘太守贤,好共致升平。

(0)

寄南岳廖融

曾经别墅住行踪,春浪和烟撼钓筒。

共步幽亭连石藓,寄眠静榻带松风。

秋来频梦岳云白,别后应添鹤顶红。

又泛汴舟随汴水,不堪南望思忡忡。

(0)

山圃梅

旧种梅盈圃,山居未是贫。

腊前春讯息,林下玉精神。

水月西湖梦,风霜晚岁身。

分明隐君子,不肯惹红尘。

(0)

题惠山

秋风萧瑟净岩扃,寂寂澄泉可鉴形。

比色未饶先玉乳,试甘应合跨中泠。

梦回春草花犹落,雪洒松窗酒乍醒。

须碾月团三百片,不辞来此汲泓渟。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