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淩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淩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胡琴演奏场景,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情感的深度。开篇“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两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胡琴的外观,强调其华丽与精致,同时通过“一抹朱弦”突出了演奏者的动作,使人仿佛能听到琴弦跳跃的声音。
接着,“湘水淩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两句,则是将胡琴的音色与自然景物相结合,既描写了音乐的激昂,又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山水意象。这里通过湘江的波涛和秦楼下明月的宁静,展示了胡琴演奏时的情感变化,从激烈到平缓,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谧并存的艺术效果。
第三句“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进一步刻画了胡琴的声音特性,用“寒敲白玉”形容其清脆悦耳,用“暖逼黄莺”则形容其柔和动听,使人仿佛能感受到声音的温度变化。
最后,“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两句,则是将胡琴的声音与古代宫廷乐队相比较,通过“丹禁旧臣来侧耳”强调了胡琴演奏者的专注和敬畏,同时也表达了胡琴音乐的高雅与神圣。最后一句以“骨清神爽似闻韶”形容听者的心境,既赞美了胡琴的声音,又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不仅展示了胡琴的艺术魅力,也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深切情感与高度评价。
我本渔樵者,结交青云人。
朱门华馆不下士,青山白屋归来贫。
闻君爱与渔樵友,每逐渔樵在林薮。
两屐松风万壑间,孤舟萝月双溪口。
朝与渔者亲,暮与樵者邻。
山厨束薪煮白召,野饭折荷包紫鳞。
春风行歌出林曙,落日叩舷渡江渚。
负策閒随黄鸟吟,濯缨时对骚人语。
世人结交徒结名,黄金不多交不成。
羡君不交黄金贵,却友渔樵如弟兄。
落日动高兴,轻舟过碧浔。
方欣齐桡乐,复惜群山阴。
时爱波上月,清光犹未沉。
乍离洲渚浅,稍入蒲荷深。
花香袭人衣,水风凉我襟。
杯行吸素彩,曲度飘清音。
繁华不可再,新赏良在今。
窦圌山外隔仙踪,明月关头路几重。
遥忆故人思故国,且从高躅蹑高峰。
千寻飞栈天为尽,万折危峦鸟不逢。
独羡陶潜归去早,一尊何处抚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