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陆和风至,先开上苑花。
秾枝藏宿鸟,香蕊拂行车。
散白怜晴日,舒红爱晚霞。
桃间留御马,梅处入胡笳。
城郭连增媚,楼台映转华。
岂同幽谷草,春至发犹赊。
东陆和风至,先开上苑花。
秾枝藏宿鸟,香蕊拂行车。
散白怜晴日,舒红爱晚霞。
桃间留御马,梅处入胡笳。
城郭连增媚,楼台映转华。
岂同幽谷草,春至发犹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赞美。开篇“东陆和风至,先开上苑花”表明春风带来了温暖,催醒了花朵,特别是皇家园中的花卉首先绽放。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隐含着对君主或权贵生活的赞颂。
接下来的“秾枝藏宿鸟,香蕊拂行车”则描写了树枝上隐藏着休息的鸟儿,而花朵散发出的芬芳甚至能触碰到行驶的马车,这里的意象丰富,传达了一种生动与和谐共存的情景。
“散白怜晴日,舒红爱晚霞”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光线的变化,以及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这里,“白”指的是白昼的阳光,而“红”则是傍晚时分的余晖。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份宁静与美好的珍视。
“桃间留御马,梅处入胡笳”一句中,“桃”和“梅”都是春天常见的花卉,而“御马”则是皇家马匹,这里可能是在暗示一种贵族生活的场景,或许是诗人对这份高雅生活的一种向往。而“胡笳”,即古代边塞地区特有的乐器,出现在梅树之间,则增添了一丝异域风情。
最后,“城郭连增媚,楼台映转华”则描绘了城市中的景象。春天到来,城墙与建筑物也似乎变得更加迷人,而楼台之上,花朵的美丽更是锦上添花,使得整个环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全诗最后,“岂同幽谷草,春至发犹赊”则是对比不同环境下春天到来的场景。在偏远的幽谷之中,即便春风已经吹拂,但花草间的生长速度依然缓慢,与城中的热闹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完整的春日图画,既有自然之美,又不乏人文之华,是一首典型的描写春天景色与生活情趣的古代诗作。
妒雪梅苏,迷烟柳醒,游丝轻飏新霁。
卷帘看燕初归,步履为花早起。
春来犹浅,便做出、十分春意。
喜凤钗、才卸珠幡,早换巧梳描翠。
著数点、催花雨腻。
更一番、递香风细。
小莺欢暖调声,嫩蝶试晴舞翅。
清欢易失,怕轻负、年芳流水。
好趁间、共整吟鞯,日访桃寻李。
流落今如许。
我亦三生杜牧,为秋娘著句。
先自多愁多感慨,更值江南春暮。
君看取、落花飞絮。
也有吹来穿绣幌,有因风、飘坠随尘土。
人世事,总无据。
佳人命薄君休诉。
若说与、英雄心事,一生更苦。
且尽樽前今日意,休记绿窗眉妩。
但春到、儿家庭户。
幽恨一帘烟月晓,恐明年、雁亦无寻处。
浑欲倩,莺留住。
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
闲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
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
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
亭疏好,何消密。
花少好,无多植。
听黄鹂三请,要诗翁出。
消渴泉斟寒玉液,留题石剥苍苔色。
叹而今、翻羡□南春,乾坤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