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垣簪笔接英游,今日华颠昔日忧。
邂逅升沈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莱未必胜嵩丘。
谏垣簪笔接英游,今日华颠昔日忧。
邂逅升沈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莱未必胜嵩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和乐道再以诗见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态度的领悟与追求。
"谏垣簪笔接英游,今日华颠昔日忧。" 这两句通过对比往昔现在的心境,展示了诗人从过去的忧虑到现在的豁达转变,其中“谏垣”指的是古代官员上书给君主的场所,这里借用来形象地表达诗人的思考和写作之旅。
"邂逅升沈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起伏变化持有宿命论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保持内心平和的心境。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不以为贵,并且对于日常的饮食也持有淡然之态,不去追求奢侈。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莱未必胜嵩丘。" 最后两句则是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环境和境界都能保持平常心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在暗示即使是在理想中的仙境,也不一定能够超越现实生活中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