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乐道再以诗见寄》
《和乐道再以诗见寄》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谏垣簪笔接英游,今日华颠昔日忧。

邂逅升沈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莱未必胜嵩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zàishījiàn
sòng / guāng

jiànyuánzānjiēyīngyóujīnhuádiānyóu

xièhòushēngchénjiēshìmìngxiāoyáochūchùběnchóu

héngménxiànjīnménguìhuòshíyānzhīròushímóu

mínghǎifāngānfēnpéngláiwèishèngsōngqiū

注释
谏垣:谏官的官署。
簪笔:插着笔的官帽,表示官员的身份。
英游:过去的辉煌岁月。
升沈:升迁与沉沦。
命:命运。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出处:出仕或隐退。
衡门:简陋的门,比喻清贫的生活。
金门:指皇宫或显贵之家。
藿食:粗劣的食物,形容贫寒生活。
肉食谋:权贵们的权谋之心。
溟海:大海。
榆枋:两种树木,比喻平凡的位置。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嵩丘:嵩山,这里代指世俗的名利之地。
翻译
在谏官的岗位上,我继续着过去的辉煌,今日已白发苍苍,但仍忧虑国家大事。
无论升迁沉浮,都是命中注定,无论出仕隐居,本就无需忧虑。
我不羡慕权贵们的荣华富贵,粗茶淡饭也能理解他们的权谋之心。
如同大海中的榆树和枋木各有其位置,蓬莱仙境也不一定比嵩山更胜一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和乐道再以诗见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态度的领悟与追求。

"谏垣簪笔接英游,今日华颠昔日忧。" 这两句通过对比往昔现在的心境,展示了诗人从过去的忧虑到现在的豁达转变,其中“谏垣”指的是古代官员上书给君主的场所,这里借用来形象地表达诗人的思考和写作之旅。

"邂逅升沈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起伏变化持有宿命论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保持内心平和的心境。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不以为贵,并且对于日常的饮食也持有淡然之态,不去追求奢侈。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莱未必胜嵩丘。" 最后两句则是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环境和境界都能保持平常心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在暗示即使是在理想中的仙境,也不一定能够超越现实生活中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别汤卿不值

云深只以竹为墙,新雨才乾径草长。

野鹤已随溪客远,一方玄玉带诗香。

(0)

次韵程弟·其六

柴门虽设不曾开,俗面向人三寸埃。

却是前溪双白鹭,门关不住又飞来。

(0)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其六烂柯台

玉行敲断欲生尘,翻手那知局面新。

到了不妨饶一著,旁观自有识机人。

(0)

早春山中·其三

兰未曾芽柳未丝,是渠春早是春迟。

草塘寻见春风处,问讯如何自不知。

(0)

记画

閒云古木山藏寺,野渡孤舟水落矶。

秋色无人空黯淡,竹门未掩待僧归。

(0)

书手实簿

随缘常住薄于秋,不了钟鱼粥饭头。

叹息结绳人远矣,例教吾负剡藤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