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馀卷在高台,内史翻时腊屐来。
梦断池塘人不见,年年春草绿成堆。
五千馀卷在高台,内史翻时腊屐来。
梦断池塘人不见,年年春草绿成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李彭以“五千馀卷在高台”开篇,巧妙地将丰富的藏书与高耸的台阁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知识与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内史翻时腊屐来”一句,通过想象古代学者踏着腊月的积雪前来翻阅书籍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知识传承的主题。
“梦断池塘人不见”则将读者的思绪从高台引向了池塘,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年年春草绿成堆”以春草的生长比喻时间的不断更迭,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铺陈,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时间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材非当世用,毂有故人推。
使节春冬换,征帆日夜开。
南游取干越,东望得州来。
试尽风波恶,生涯亦可哀。
杌尔何年客此洲,飘流谁弃止谁收。
无心使口肝使目,有干作身根作头。
暴露神灵难寄托,祷祠村落几依投。
纷纷翦纸真虚负,立槁安知富可求。
叔度医家子,君平卜肆翁。
萧条昨日事,彷佛古人风。
旧宅雨生菌,新阡寒转蓬。
存亡谁一问,嗟我亦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