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鲍倅·其三》
《和鲍倅·其三》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人生出处苦难全,老矣安能了世缘。

聊向此时看捉月,敢希他日上凌烟。

行吟虽愧无新语,坐食犹欣有故廛。

若得放归多种秫,不忧长欠酒家钱。

(0)
翻译
人生充满了艰辛和困苦,年老时又怎能了却尘世的牵绊。
姑且在这一刻欣赏月亮,哪里还敢期待未来能名留青史。
虽然行走吟诗欠缺新意,但坐着享受旧居的宁静也心满意足。
如果能回家种更多的高粱,就不必担心总是欠酒馆的钱。
注释
人生:生活的全部。
出处:来源,经历。
苦难:艰难困苦。
老矣:年纪大了。
安能:怎能。
了世缘:了结尘世的缘分。
聊向:姑且。
捉月:赏月。
他日:将来。
上凌烟:名留青史。
行吟:边走边吟诗。
无新语:没有新的诗句。
坐食:静坐享受。
故廛:旧居。
放归:归乡。
多种秫:多种植高粱。
长欠:长期欠下。
酒家钱:酒馆的账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鲍倅(其三)》。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牵绊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人生出处苦难全,老矣安能了世缘":这两句诗直接表达了人生充满苦难的现实,以及到了老年依然难以割舍世间的种种牵绊。这里,“了”字有解脱之意,但从语气上看,却更多了一份无奈和感慨。

"聊向此时看捉月,敢希他日上凌烟":诗人在这两句中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愿望。虽然现在只能偶尔抬头仰望月亮,但心中却有着更高远的追求,希望未来能凌驾于世俗之上,达到精神上的自由。

"行吟虽愧无新语,坐食犹欣有故廛":在这里,诗人承认自己在行走时吟咏诗句虽然缺乏新意,但是在座位上享用饮食时依然对熟悉的环境感到欣慰。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的自谦态度,以及对于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视。

"若得放归多种秫,不忧长欠酒家钱":这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回到自然、远离尘世的愿望。诗人希望能有机会回归大自然,与山野为伴,这样就不必再担心欠缺酒家的账目了。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负担的轻视。

总体来说,吴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心境。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送毕秀才还安东

绿树阴浓梅子黄,南风一棹返江乡。

马因送客临清渚,鸟似留人语夕阳。

此日不须歌折柳,他年还拟看穿杨。

到家故旧如相问,莫说从游马季常。

(0)

奉天门外御桥东南莲花盛开陪邹侍讲往观

玉泉旧绕禁城流,菡萏开时满御沟。

翠盖拂波常带雨,红衣照水未逢秋。

风翻凉影鸳鸯浴,露湿寒香翡翠愁。

此处已看花似锦,何须远汎镜湖游。

(0)

送僧归洞庭

每忆华山寺,高居俯洞庭。

烟中飞鸟白,波面乱峰青。

贾舶朝依岸,禅房夜不扃。

最怜霜后橘,金子烂荧荧。

(0)

病卧闻砧

白露蒹葭老,西风梨枣肥。

可怜人病卧,翻羡鸟高飞。

药灶萦秋草,藜床带落晖。那堪砧杵急,尽力?寒衣。

(0)

夜泊龙湖登仙居阁

阁夜鸣风迅,江天度月寒。

石林幽独到,沙路暝相看。

倒树斜悬壁,惊涛急下滩。

长怀仙境胜,便欲弃儒官。

(0)

得张林宗书

三秋望不见,此日寄来书。

简略无馀字,萧条慰索居。

何嫌知我少,惟恨与君疏。

安得秦淮水,能通浪荡渠。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