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望不见,此日寄来书。
简略无馀字,萧条慰索居。
何嫌知我少,惟恨与君疏。
安得秦淮水,能通浪荡渠。
三秋望不见,此日寄来书。
简略无馀字,萧条慰索居。
何嫌知我少,惟恨与君疏。
安得秦淮水,能通浪荡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学佺所作,名为《得张林宗书》。诗中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张林宗书信后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句“三秋望不见”,描绘了诗人长久以来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秋天的漫长等待,难以见到友人的身影。接着,“此日寄来书”点明了友人终于在某一天寄来了书信,让诗人感到欣喜与期待。
“简略无馀字,萧条慰索居。”这两句写出了书信内容虽简短,却充满了安慰与温暖,让诗人在这孤独的日子里得到了一丝慰藉。通过“简略”和“萧条”这两个词,既表现了书信内容的朴素,也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寂寞。
“何嫌知我少,惟恨与君疏。”诗人表达了对友人不了解自己的些许遗憾,同时也对两人关系的疏远深感惋惜。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友情中的细腻与复杂。
最后,“安得秦淮水,能通浪荡渠。”诗人以秦淮水为喻,表达了希望有如水一般的媒介,能够连接自己与友人,消除距离与隔阂,让友情得以更加紧密地维系。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心境。
江清山照影,山净水为容。
纵复俯仍仰,难分边与中。
云兴绘后素,雨合听思聪。
安得渔舟去,于斯作钓翁。
两月巴陵郡,搜诗朝暮间。
空能饮江水,恨不上君山。
昔者闻何至,今焉兴尽还。
才名或遭骂,坎轲分低颜。
兰也结根幽且深,若为容易出山林。
定知亦以香为累,不尔人于何处寻。
江边石上白皑皑,远对难分李与梅。
因是欲占春早晚,桃花一树有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