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花留春住。还梦春随花去。
一片惜春心,付与游丝飞絮。无据。无据。
不觉梦归何处。
如梦花留春住。还梦春随花去。
一片惜春心,付与游丝飞絮。无据。无据。
不觉梦归何处。
这首《如梦令·本意二首(其二)》是明代末期清初文学家王夫之所作。它以梦境为载体,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深深惋惜之情。"如梦花留春住",诗人以梦中花朵留住春天的景象起笔,寓意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还梦春随花去",进一步描绘了春光随着花朵凋零而消逝的无奈,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规律。
"一片惜春心,付与游丝飞絮",诗人将自己的惜春之心寄托于飘荡的柳絮和游丝上,形象地传达出对春去无痕的感慨。"无据。无据",反复强调这种失落感,表达出对无法挽留春光的无可奈何。最后"不觉梦归何处",诗人感叹梦境醒来后,不知春梦究竟消失在何处,流露出深深的惆怅和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梦境为纽带,寓情于景,展现了王夫之对生命流转、时光荏苒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今岁腊前,苦无多寒色、梅花先白。
可惜横斜清浅处,谁访孤山仙客。
玉勒寻芳,金尊护冷,定与心期隔。
夜阑人悄,可无一段春月。
怕它香已飘零,罗浮梦断,不与东君接。
买得鹅湖千幅绢,留取天然标格。
树老梢癯,蕊圆须健,不放风骚歇。
花光何处,儿孙声价方彻。
君不见奇章咨嗟削方竹,老杜作诗誇紫玉。
又不见东坡惊喜铁铿然,灵寿曾为汉臣辱。
我有怪藤几千岁,老髯乳节雷斧斸。
古苔苍藓封护秘,风删雨剥枝干秃。
头角轩昂曲虬势,皮毛冷滑鸟蛇腹。
鹤膝铜环不敢班,武夷湘水皆退缩。
不借山翁荷蓧去,未逢太乙然藜读。
祥光闪闪意有在,殷勤来寿徐平叔。
平叔乐道玄又玄,奼女婴儿丹久熟。
两脚踏在真实地,一善满载长生箓。
采芝觅药扶峻崄,敲云挑月相追逐。
有时化作葛陂龙,先生骑上蓬莱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