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腊前,苦无多寒色、梅花先白。
可惜横斜清浅处,谁访孤山仙客。
玉勒寻芳,金尊护冷,定与心期隔。
夜阑人悄,可无一段春月。
怕它香已飘零,罗浮梦断,不与东君接。
买得鹅湖千幅绢,留取天然标格。
树老梢癯,蕊圆须健,不放风骚歇。
花光何处,儿孙声价方彻。
今岁腊前,苦无多寒色、梅花先白。
可惜横斜清浅处,谁访孤山仙客。
玉勒寻芳,金尊护冷,定与心期隔。
夜阑人悄,可无一段春月。
怕它香已飘零,罗浮梦断,不与东君接。
买得鹅湖千幅绢,留取天然标格。
树老梢癯,蕊圆须健,不放风骚歇。
花光何处,儿孙声价方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酹江月·念奴娇.题泽翁梅轴后》。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春梅花的独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今岁腊前,苦无多寒色、梅花先白。" 这两句点出了时序和景色的特殊之处,即今年的腊月(农历十二月)来临得较早,而且天气并不特别寒冷,但梅花却已经开放了,这种情形显示出梅花独有的清高姿态。
"可惜横斜清浅处,谁访孤山仙客。" 诗人感慨于梅花的幽深所在,却鲜有人能够欣赏到这种美丽的景色,这里的“孤山仙客”暗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玉勒寻芳,金尊护冷,定与心期隔。夜阑人悄, 可无一段春月。" 描述了诗人骑着玉制的马驹(玉勒),手持金尊(可能是酒器或其他物品)在清冷的环境中寻找梅花的芳香,但他与心中的理想境界却隔绝开来,夜深人静之时,似乎也难以拥有那一段春天的美好。
"怕它香已飘零,罗浮梦断,不与东君接。买得鹅湖千幅绢,留取天然标格。" 这里的“东君”可能指的是春神,而诗人担忧梅花的香气即将消散,美好的时光如同梦一场无法持久,因此他决定购买大量绢帛,以此来保存自然界中天然美好的印记。
最后几句"树老梢癯,蕊圆须健,不放风骚歇。花光何处,儿孙声价方彻。" 描写了梅花的枝干因年岁增长而显得古拙,但花蕊仍然饱满健康,不让狂野的春风扰乱它们的宁静。而“花光”则是对梅花美丽景象的概括,诗人通过儿孙们的声音和价格的提及,表达了对梅花之美的传承与赞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早春梅花的魅力,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和对美好事物永恒性的向往。
孤蝉鸣水湄,独立少人知。
急恐移他树,清还似旧时。
曾同秋馆听,并起雨堂思。
南望临风久,经年不得诗。
独去谁相待,全家寄旧林。
雨声乡外尽,秋色水边深。
别酒香和菊,新诗束傍琴。
将行还共立,江上起孤砧。
嘉名雅合泗滨浮,玉振金声第一流。
曲尺映桥横锦带,湾环沉月并瑶钩。
清如有韵应仪凤,击若无心可狎鸥。
好向新亭按宫徵,凌波声动一帘秋。
胶庠昔日共齑盐,穷达分携四十年。
南北阮门殊少长,东西施子异媸妍。
判花隽嗣跻三品,司稼名卿正九迁。
世事只须聊复尔,秋堂明月岂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