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杨次云岸长老》
《寄杨次云岸长老》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高僧良士总贪閒,虽我同庚不往还。

诗罢谁知勤治圃,斋馀无事只潜山。

亦闻相约来倾盖,久待如何未叩关。

湖上藕花今正发,不妨共戏水云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yúnànchánglǎo
sòng / fèi

gāosēngliángshìzǒngtānxiánsuītónggēngwǎnghái

shīshuízhīqínzhìzhāishìzhīqiánshān

wénxiāngyuēláiqīnggàijiǔdàiwèikòuguān

shàngǒuhuājīnzhèngfánggòngshuǐyúnjiān

注释
高僧:指修行高深的出家人。
良士:品德高尚的人。
贪閒:喜好清闲。
同庚:同年出生。
不往还:不常来往。
诗罢:写完诗之后。
治圃:料理菜园。
斋馀:斋戒后的空闲时间。
潜山:隐居山中。
相约:约定见面。
倾盖:初次见面时车盖相交,表示结识新朋友。
叩关:敲门。
湖上藕花:湖中的荷花。
正发:正在盛开。
共戏:一起游玩。
水云间:水边云雾缭绕的地方。
翻译
高僧和有德之人都喜欢清闲,虽然我们同年却很少交往。
写完诗后谁会知道他在勤奋打理菜园,斋戒之余就隐居山中。
我们也曾相约相见,但为何这么久还没来访敲门呢?
湖上的荷花如今正盛开,何不一起在水云之间嬉戏游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与世隔绝,专心修行的生活情景。"高僧良士总贪閒"表明高僧对俗世事务毫不在意,只沉迷于禅定之中;"虽我同庚不往还"则说明诗人与这位高僧虽然同处一个时代,但彼此之间没有往来。接下来的"诗罢谁知勤治圃,斋馀无事只潜山"显示了诗人完成写作后,对于那位专心修行的高僧,除了知道其辛勤地管理着自己的园圃和寺院之外,其余的一切都隐藏在深山中,不为世人所知。

第三句"亦闻相约来倾盖,久待如何未叩关"透露出诗人对那位高僧的期待与等待。他们之间似乎有过约定,但直到现在仍然未见其踪影,门前依旧沉寂。紧接着的"湖上藕花今正发,不妨共戏水云间"则是诗人对那位高僧的邀请,希望能够在湖上的荷花盛开之时,一起嬉戏于水边和云端之间。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状态的描写,以及诗人与其之间情感交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和知音难求的一种渴望。在这平静而又充满哲理的话语中,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宫词一百七首·其六十六

金莲步步响回廊,未到先闻宝串香。

知是六宫妃子至,殿前嘹亮奏笙簧。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五十四

宫女新传御制词,人人争唱斗歌时。

娇嗔不识伊州谱,错把腔儿念作诗。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二十七

庭梧秋薄夜生寒,谁把箜篌别调弹。

睡觉满身花影乱,池塘风定月团团。

(0)

游仙九首·其九

秦皇煽虐燄,烈烈燔九州。

平原旷如赭,鸿鹄安所投。

所以避世士,慨想乘桴浮。

楼船载侲子,去作汗漫游。

何必蓬莱山,远人即瀛洲。

虎视徒逐逐,竟死于沙丘。

(0)

次韵和石末公悲红树二首·其二

霜与秋林作锦帏,一朝霜重却全稀。

坐看绝艳成尘土,应悟浮华是祸机。

惊鹊月明难自定,穷猿岁暮欲何归。

犹怜有客期欢赏,太息斯须志愿违。

(0)

和陶渊明饮酒·其七

三春布阳德,万物发华滋。

凌霄直微类,近亦附乔枝。

低迷众无睹,高出乃见奇。

煌煌九霄中,荣夸遽尔为。

我道似不尔,一笑悬吾羁。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