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一》
《咏史·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不事王侯者,翛然郑子真。

开田谷口美,荷锸白渠春。

德化移乡曲,声光动搢绅。

一时钟鼎贵,磨灭彼何人。

(0)
翻译
不追求王侯权势的人,就像自由自在的郑子真。
在山谷口开垦田地,美景如春天白渠旁劳作。
美好的德行影响着乡村,声誉光照亮了士大夫阶层。
一时之间显赫的权贵,如今又有谁还记得他们曾辉煌的身份?
注释
王侯:古代的贵族或君主。
翛然:自由自在,超脱世俗。
郑子真:历史上的隐士,以不仕而闻名。
白渠:古代水利工程,这里比喻田园劳动。
德化:道德教化,良好的风尚。
搢绅:古代官员的代称,插笏于绅带间,表示身份。
钟鼎贵:形容地位显赫,富贵荣华。
磨灭:消失,被遗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咏史·其一》。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

"不事王侯者,翛然郑子真。开田谷口美,荷锸白渠春。"

这两句描绘了古代隐逸之士郑 子真,他不愿涉足仕途,而是选择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在山中开辟农田,田间的风景如画,荷锸(一种耕作工具)在春天的白渠边闪耀着光芒。这两句通过对郑子真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自在生活的向往。

"德化移乡曲,声光动搢绅。"

这两句则转而讲述的是历史上的圣君贤相,他们的美德和文化教化能够感化民众,使得乡村歌谣中充满了对他们的赞颂,这些美好的声光在社会上流传,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口头相传的美谈。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上的圣君贤相来表达了对德治和文化教化力量的认同。

"一时钟鼎贵,磨灭彼何人。"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他提到在过去某个时代,一些物品如钟、鼎(古代乐器和礼器)被人们所珍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曾经宝贵的东西也会逐渐磨损消失,最后甚至不知道它们曾属于哪个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圣君贤相德化教化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明下童曲

遥听马蹄声,沉吟知是汝。

停机出相看,脉脉各无语。

(0)

行路难

太行北上雪刺天,黄河西渡冰塞川。

狗屠击筑各已老,咸阳逐客还游燕。

乌丸夜破卢龙戍,越鸟朝栖日南树。

长鎗大槊取通侯,安用蓬门事章句。

(0)

西湖竹枝词

墓头堤上柳株株,才子佳人总姓苏。

斜倚石阑临水照,桃花也自爱西湖。

(0)

采莲曲·其三

采莲湖水湖光曙,小舟棹破云深处。

荷风忽揭锦裆开,翻身一道穿花去。

(0)

河水歌

河水清兮秋日寒,濑有霜兮洲有烟。

人喧兮岸,舟寂寂兮独还。

(0)

采莲曲

镜湖春水绿,越女颜如玉。

桂楫木兰舟,齐唱采莲曲。

翠钿窈窕明空沼,纤手徘徊弄清晓。

薄采那妨马上郎,含颦却望云边鸟。

年年采莲湖水边,清歌艳舞总堪怜。

兰灯寂寞青楼晚,掩泪犹看并蒂莲。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