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魂尺魄亦登场,玉碎兰摧事可伤。
五载孱躯非寿者,一家泥首礼空王。
今宵佩䚢应来受,再世衔环总渺茫。
愿祝莲花生净土,莫教容易化衣裳。
寸魂尺魄亦登场,玉碎兰摧事可伤。
五载孱躯非寿者,一家泥首礼空王。
今宵佩䚢应来受,再世衔环总渺茫。
愿祝莲花生净土,莫教容易化衣裳。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盂兰盆词十首(其七)》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生死离别的感慨和对超度亡灵的深深祝愿。首句“寸魂尺魄亦登场”,形象地表达了亡者的灵魂在冥冥中显现,显示出对生命的执着与不舍。"玉碎兰摧事可伤",以玉喻人的高贵品质,以兰象征高洁,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痛之情。
"五载孱躯非寿者",五年光阴对于短暂人生来说显得尤为短暂,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一家泥首礼空王",家人以哀悼之姿祭奠虚空中的神明,寄托哀思。"今宵佩䚢应来受",想象亡者可能接受盂兰盆节的供养,期待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顿。
"再世衔环总渺茫",暗示轮回转世的渺茫,流露出对未知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愿祝莲花生净土,莫教容易化衣裳",表达了对亡者往生净土的美好祈愿,希望他们能脱离轮回,不再轻易转世,保持清净的灵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和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和人文关怀。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