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渔家傲》。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独特情感和欣赏态度。
“雪里已知春信至。”这一句直接点出了春天的到来,即使在残雪中也能感受到春意的消息。这里,“雪里”二字设定了一种特殊的情境,既有寒冷,也预示着转暖,充满了对新生的期待。
“寒梅点缀琼枝腻。”寒梅作为冬末至春初的一种花卉,在严寒中依然开放,不仅展现了它的坚韧,而且其独特之美在于不与时节争辉煌。这里,“点缀”和“琼枝腻”形容梅花的雅致和生长环境,显示出诗人对这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欣赏。
“香脸半开娇旖旎。”这一句描写了梅花在寒冷中半开的姿态,“香脸”指的是梅花的花容,“半开”则形象地展示了它的羞涩与含蓄。这里,诗人通过对花容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当庭际。”这一句简单而富有意境,设定了一个私密、静谧的空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幽深之中,与诗人共同欣赏这份春日之美。
“玉人浴出新妆洗。”这里,“玉人”是对女性的美好称呼,通过她在水中的洗浴和新妆,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生机。这种描写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一种对于生活纯净、美好的向往。
“造化可能偏有意。”这一句则引入了一种哲思,似乎在探讨自然造物的规律和神秘,暗示着诗人对大自然有一定的理解和敬畏之心。
“故教明月玲珑地。”这里,“明月”象征了清澈与纯净,而“玲珑”则形容了一种细腻而深远的光泽。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强化了对自然美景的情感投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共赏金尊沈绿蚁。”这一句通过对酒宴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与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情怀。这里,“金尊”指的是高档的酒具,而“沈绿蚁”则形容了酒中浮动的沉淀物,显示出诗人的生活品味和对细节的关注。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独特美景的珍视之情,以及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独到欣赏能力。这也反映出李清照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审美眼光的女性,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汎水层波,渗沙孤峤,鲛人独木争赴。
十二金钱,博来盈两,万里却输天府。
深宫旧事,记赐出、还将收去。
睡鸭初添,一掐异花,片时凝聚。生憎小鬟侍女。
试并刀、剪开烟缕。惯把青丝穿就,领巾微露。
最是难忘甚处,向暖阁、氍毹按歌舞。
炷缠红罗,殷勤照取。
尊前调别。把箧中旧句,翻作新阕。
换羽移宫,短拍么弦,恰配酒筹歌节。
悬针垂露香笺襞,付扇底、春风桃叶。
是谁能、纫百家衣,只许半山人说。
长木当年卜宅,竹梧小径里,醧舫幽绝。
落拓江湖,投老心情,一任兔华圆缺。
无端启事来青琐,惹双鬓、翻添霜雪。
问甚时、重荷烟锄,吟过月波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