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第乘馀兴,南园宴清洛。
文学引邹枚,歌钟陈卫霍。
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
待闻出塞还,丹青上麟阁。
东第乘馀兴,南园宴清洛。
文学引邹枚,歌钟陈卫霍。
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
待闻出塞还,丹青上麟阁。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药园举行的宴会,参加者是当时的武官和沙将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宴会的豪华与欢乐气氛,同时也流露出对边塞英雄归来的期待。
“东第乘馀兴,南园宴清洛。”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东第”指的是东厢,也就是东侧的厅堂,“乘馀兴”则表明这里充满了欢乐的情绪。接着“南园宴清洛”,通过对宴会地点的描写,传达出宴会之雅洁与和谐。
“文学引邹枚,歌钟陈卫霍。” 这里诗人提到了文学与音乐,显示出了宴会上文人的交流和乐曲的流淌。"文学"指的是高级文化素养,而"邹枚"则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这里用来代表高水平的文学讨论;"歌钟陈卫霍"则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活动,提到的可能是某种特定的乐器或演奏方式。
“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风高"表达了一种清新而又有些许凉爽的感觉,而"大夫树"则是在描绘宴会所在环境中的古老巨树。"露下将军药"则是对场地中药草的细致刻画,隐含着对将士们身心健康的祝愿。
“待闻出塞还,丹青上麟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边塞英雄归来的期待。"待闻"表示等待消息,"出塞还"则是指军队从边塞地区凯旋而归;"丹青上麟阁"中的“丹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可能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而"麟阁"则是一种华丽的宫殿或楼阁,这里用来比喻英雄们荣耀地返回。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自然景物和文学音乐的描绘,以及对边塞将士归来的期待,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与战争英雄主义的画面。
劲节凌冬劲,芳心待岁芳。
能令人益寿,非止麝含香。
昔祭郊坛今谒陵,寺中高处最来登。
十馀年后人多别,喜见当时转读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