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明命,敷祐下土。化时以俭,卫文以武。
氛消夷夏,俗臻往古。亿万斯年,形于律吕。
受天明命,敷祐下土。化时以俭,卫文以武。
氛消夷夏,俗臻往古。亿万斯年,形于律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回的作品,名为《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定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帝王功德、表达人民喜悦之情的诗篇。
“受天明命,敷祐下土”表明帝王是上天所授,与天同德,将这份恩泽普及于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敷祐”意味着广施恩惠,是古代帝王自诩其德政之词。
“化时以俭,卫文以武”则说明帝王以节俭之风化导百姓,以文治和武力共同守护国家的文化与安全。这里既有对文明教化的推崇,也有对武力的尊重,体现了古代治国理念中文武并重的思想。
“氛消夷夏,俗臻往古”描绘的是帝王德泽所及之地,气候和谐、四季分明(“氛消夷夏”),民风纯朴,回归到古代淳厚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氛”指的是温暖的气息,“夷夏”则是春秋两季的美好时光。
最后,“亿万斯年,形于律吕”表达了帝王德泽长存,影响深远,甚至能够通过音乐(“律吕”)来体现其永恒不变的法则。这不仅是在赞美帝王,同时也在强调这种德泽是可以跨越时空、永垂不朽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帝王崇高德行和治国才能的歌颂,是一首典型的宫廷宴会上表演的乐章,反映了古代宫廷文化中对皇权至上的尊崇。
呜呼王封君,心事鬼出没。
驱山截长江,化作云水窟。
旱火六月天,万栋挂龙骨。
萧条一祠宇,像设何髣髴。
破屋夜见星,漏雨湿衫笏。
杯酒谢车篝,兹事恐亦忽。
我闻古先王,报施必称物。
矧今崇佛宫,民力殆欲屈。
岂无制作手,一为起荒茀。
李侯仁贤资,抚字良矻矻。
可但清似冰,方看健如鹘。
沉迹千载后,行且见披拂。
阴功世易忘,远虑俗多咈。
勉哉君毋迟,斯民久已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