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0)
翻译
向西攀登香炉峰,南方瀑布水映入眼帘。
水流直泻三百丈,声势如喷涌数十里远。
忽然像闪电飞驰而来,又像白色的长虹陡然升起。
初时以为银河坠落,半途洒落在云端之上。
抬头仰望,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壮观。
海风虽强,吹不散这瀑布,江月皎洁,照亮瀑布空灵的身姿。
水花四溅,左右两侧的岩壁被冲洗得青翠如洗。
飞珠如轻霞散落,水流泡沫在高大的石头上翻滚沸腾。
我乐于游历名山,面对美景心情更显悠闲。
不论是漱口般的琼浆,还是洗净尘世的容颜。
暂且顺应我长久以来的喜好,永远不愿离开人世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出自然景物的雄伟与动人心魄。诗人站在香炉峰上,向西眺望,眼前是那如飞电、白虹般的瀑布水,既有力量之美,也蕴含着神秘之感。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两句,通过具体的数字描绘出瀑布的宏大和气势,给人以震撼。接下来的"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则更添了一份突兀和神秘,让读者仿佛能听见瀑布倾泻而下的声音,感受到那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自然奇观的震撼与赞美之情。这里的“河汉”指的是银河,而“云天里”的描述,则让人感觉瀑布似乎连通了天地,使得这股力量更加壮阔。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两句,不仅是对庐山瀑布的赞叹,也是对自然造化之工的崇拜。诗人通过仰望的动作,表达了对这股力量源自天地、超越凡人的敬畏。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则转换了一种意境,从激流壮观转向平和宁静,表现出自然之美在不同时刻的多样性。这里的“海风”、“江月”都是对庐山瀑布环境的一种描绘,让人感到诗人所处之地虽有巨大的水势,却也有着宁静与和谐。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这些句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瀑布周围环境的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座山的喜爱,以及希望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表明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和欣赏,而"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则是对自然清洁力量的一种向往,希望借此洗净世俗的污垢。"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这片山水长久相伴,以此作为自己精神上的栖息之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壮美,更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清净、自由和永恒价值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喜雨

长堤夏木拂轻阴,舆梦悠然洒素襟。

远近山光含蜺影,参差树色隐蝉吟。

千箱共话逢年约,五斗应知退食心。

喜雨亭成翻罢酒,河流极目怅秋霪。

(0)

雨花台

梅冈春雨霁,游屐满嶕峣。

烟柳矜三月,风华澹六朝。

霏微禅径湿,醒醉粉香销。

漳水南园绿,相思客梦遥。

(0)

之任

问渡大河口,离舟即下车。

登楼城树迥,扫榻梦思赊。

暂乞趋迎假,閒排朔望衙。

予怀忽渺渺,滏水天之涯。

(0)

怀李聪峦随宦新甫·其六

榆社才分袂,临淄聚客星。

昼长知课弟,衙静忆趋庭。

夙好怜风月,离愁恨水萍。

寒窗今冷落,怅我倚疏棂。

(0)

寄刘昭

夕阳初下岭云长,回首西风古道傍。

鸿雁不来音信杳,教侬何处觅刘郎。

教侬何处觅刘郎,江水湾湾江路长。

昨夜月明秋似水,思君不见断人肠。

(0)

题扇

湖水湖山六月清,画船曾向越中行。

采莲一曲歌声散,醉看流云席上生。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