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宫秋词拟李贺》
《秦宫秋词拟李贺》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古风

凉波翠湿南山影,露滴金人光炯炯。

君王夜半卷衣回,楼壁斜开蜀云冷。

西宫桂熟离离子,海童不归海尘起。

蟪蛄啼老不胜秋,小玉采香惜香死。

胭脂影破澄潭白,菱角尖尖怎堪摘。

鲜红皱绿来满船,楼前凉月光团团。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秦宫秋词拟李贺》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宫廷景象。首句“凉波翠湿南山影”以湿润的凉波映照南山,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露滴金人光炯炯”写露珠滴落在金人身上的光芒,暗示宫殿的奢华与寂静。

“君王夜半卷衣回,楼壁斜开蜀云冷”描绘了君王深夜归来的情景,楼阁的窗户半掩,蜀地的寒云透出丝丝凉意,暗含宫廷生活的孤独和凄清。接下来,“西宫桂熟离离子,海童不归海尘起”借桂子成熟和海童未归的典故,寓言宫中人事变迁,暗示宫墙内的哀愁与失落。

“蟪蛄啼老不胜秋,小玉采香惜香死”通过蝉鸣和小玉采香的细节,进一步渲染秋意的浓重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胭脂影破澄潭白,菱角尖尖怎堪摘”以水面倒影和菱角的意象,描绘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秦宫秋夜的景色,融入了丰富的象征和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沉思。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病起五首·其五

越境迎医伎又穷,残骸奉施与天公。

外庭幸际清明始,内障如囚黑暗中。

贝叶今难开只眼,薰弦昔忝和重瞳。

暮年膝上惟文度,常挈书灯伴乃翁。

(0)

留别表弟方时父二首·其一

四壁萧萧落叶声,招留聊试子交情。

不应华屋延珠履,得似蓬窗共铁檠。

襆被都无三宿恋,重裘未觉一寒生。

暮年彼此欢悰薄,相对清谈听断更。

(0)

挽毅斋郑观文二首·其一

嘉定名尤重,端平眷最浓。

子虽曾摄相,公自要明农。

尚意宣麻拜,俄惊斩板封。

白头西府掾,无复奉从容。

(0)

挽意一徐枢二首·其二

长公宿草几番春,犹幸天留一颍滨。

士欲捧盘定盟主,上看折槛记忠臣。

翟门昔有张罗叹,徐墓今无挂剑人。

夫子雅言武公谑,寻思一一可书绅。

(0)

挽黄德远堂长二首·其一

虽与长君友,居常敬少君。

何曾锦袄子,竟老布襦群。

申白无殊礼,程朱有旧闻。

谁为复斋传,应许附青云。

(0)

挽高孺人

溯源高适谱,作媲郑虔家。

贤子搴丹桂,高才补白华。

病犹观冕辂,没不待笄珈。

阡表堪传远,何须挽诔加。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