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黄德远堂长二首·其一》
《挽黄德远堂长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虽与长君友,居常敬少君。

何曾锦袄子,竟老布襦群。

申白无殊礼,程朱有旧闻。

谁为复斋传,应许附青云。

(0)
注释
长君:年长的朋友。
少君:年轻的友人。
锦袄子:华丽的锦袄。
布襦群:朴素的布衣。
申白:古代学者申不害和白圭,代表儒家思想。
程朱:程颐和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
复斋:可能指复斋学派或某位尊崇古人的学者。
青云:高官显位,比喻显赫地位。
翻译
虽然我与年长的朋友交往,平时总是尊敬年轻的友人。
从未见过他们穿着华丽的锦袄,而是终日朴素的布衣群。
对待申、白这样的古人没有差别,他们的学说在程朱那里有所传承。
谁能继续传播这种学说,希望能被接纳至显赫的地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挽黄德远堂长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学术传承的尊重。

“虽与长君友,居常敬少君。”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与长者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年轻人的尊敬。这里,“长君”指的是资历较深或年龄较大的朋友,而“少君”则是相对年轻的朋友。这两句反映出古代文人之间重视人伦关系和礼仪之美。

“何曾锦袄子,竟老布襦群。” 这两句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的衣着,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锦袄代表着年轻时的华丽和荣耀,而布襦则象征着老年的简朴和平淡。

“申白无殊礼,程朱有旧闻。”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学术的尊崇。这里,“申白”指的是申明、白居易二人,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时期,但都重视文学和道德修养;而“程朱”则是指北宋时期哲学家程颐和朱熹,代表了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

“谁为复斋传,应许附青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继承前人的学术成就,并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历史长河中。这里,“复斋”可能是指某个学者或学派的名号,而“附青云”则是一个比喻,意味着要像高耸的青云一样,让后世铭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与历史对话的情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赠画者张丈·其三

万里风沙一紫骝,笔端飞出玉门秋。

祗应燕颔人骑得,西取天山到海头。

(0)

小孤·其三

山似瑶篸千仞出,巉岩上有小姑祠。

南风十日留词客,细细云中见玉姿。

(0)

寄新安汪扶晨·其三

黄山庐岳飞泉出,三叠何如九叠长。

君在天都曾见否,为图新瀑寄炎方。

(0)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十六

排空乱石阵图多,铁壁银山一折过。

南越北门天设险,万人城在要人和。

(0)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十五

不愁舟碎瞿唐石,爱触中流滟滪来。

象马丛中穿一发,篙篙相接斗惊雷。

(0)

哭华姜一百首·其七十五

董生佣作致甘肥,天降神娥为秉机。

今日高堂惭孝养,故乡烟雾独归飞。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