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兴四首·其二》
《野兴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江湖萧散葛天民,敕放还山一幅巾。

老去饥羸惟恃粥,病来举动每须人。

道穷举世知心少,学进吾儿著语亲。

更有一端差自慰,短檠不作白头新。

(0)
翻译
在江湖中过着闲散的生活,如同葛天氏时代的百姓,皇帝特许我归隐山林,只带着一幅头巾。
年老体弱,只能依靠稀粥度日,生病时连日常活动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知音寥寥,但希望我的儿子能理解并传承我的教诲。
还有一丝安慰,那就是我不再需要新灯,短烛照亮的读书时光不会让我增添白发。
注释
江湖:指社会或民间生活。
萧散:形容闲散、宁静。
葛天民:比喻古代淳朴的百姓。
敕放:皇帝特许释放。
粥:稀饭,此处代指简朴生活。
病来举动每须人:生病时行动需人协助。
道穷:道路尽头,比喻人生困境。
举世知心少:世上知心朋友很少。
著语亲:亲近的话语,指儿子的理解和传承。
短檠:短小的灯架,代指简陋的读书环境。
白头新:新添的白发,暗示岁月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野兴四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江湖萧散葛天民”自比,表达了他归隐后的闲散生活,仿佛是古代隐士般逍遥自在。"敕放还山一幅巾"描绘了他被朝廷放归山林,仅凭一巾为伴的简朴生活。

诗中“老去饥羸惟恃粥,病来举动每须人”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只能依靠稀粥度日,连日常行动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流露出一种晚景凄凉之感。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在“道穷举世知心少,学进吾儿著语亲”中,表达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儿子教导的重视,希望后辈能继承他的学术精神。

最后,“更有一端差自慰,短檠不作白头新”一句,诗人以“短檠”(简陋的灯)自喻,表示尽管生活清贫,但自己仍坚持学习,不愿因岁月流逝而放弃求知,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对知识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学问的坚守,体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一心三观,一句三玄。曾无彼此,休分教禅。

回途复妙也,枯木岩前差路。

穷渊极流兮,海底红尘亘天。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

松直棘曲,凫短鹤长。日移山影转,风送野花香。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四十四

有体有用,无正无偏。一法忽尔,万法亦然。

麻三斤,乾屎橛,庭前柏树子,这里会得,不直半钱。

(0)

偈三十五首·其四

自惭疏拙百无能,下板长行粥饭僧。

岂谓因缘有侥倖,千斤担子若为胜。

(0)

偈二十二首·其四

有佛处,不得住,藕丝孔里行官路。

无佛处,急走过,十字街头相对坐。

(0)

羊头车子推明月,没底船儿载晓风。

一句顿超情量外,道无南北与西东。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