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朝鲜》
《纪朝鲜》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自有东师六七载,庙堂岁岁议封贡。

近者群公幸主战,折将隳军竟何用。

海阔刍粮不易渡,五钟一石劳传送。

横征颇虑空杼轴,转输未免妨耕种。

去年小挫由忌功,今年大衄缘轻纵。

执事颜行屡见逆,天王威命何曾共。

封既无成战失利,公私之积咸哀痛。

更无一人能画策,徒有诸僚成聚讼。

夷狄交侵古来有,更于中国何轻重。

当时止合问曲直,按兵境上不为动。

朝廷制驭自有道,岂在劳民与动众。

奈何误听小人计,日以和好自愚弄。

从此兵端寻岁月,岂知海内为虚空。

财倾左藏不足惜,民伤万命能无恸。

近闻有议留屯戍,老成亿度或屡中。

充国金城上方略,李牧雁门费边供。

年来丧败咎北军,弓马虽闲备骑从。

吴越少年习水战,樯楫轻利过飞鞚。

倘能训练三万人,坐见狡夷受羁控。

腐儒何敢与肉食,聊以短章代微讽。

绕朝勿谓秦无策,中兴尚看甫作颂。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纪朝鲜》,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明朝政府在处理朝鲜问题上的策略和行动的深刻反思。

诗开篇即指出自东师六七年以来,朝廷每年都在讨论是否应该向朝鲜进行封贡。接着,作者提到近来群臣支持主战,但结果却导致将领损失、军队失败,显示出决策的失误。海路遥远,粮食运输困难,加重了财政负担,同时影响农业生产。去年的挫败源于对朝鲜的过度忌惮,今年的大败则是因为轻敌。

作者批评朝廷在面对外患时,未能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反而听信小人的计谋,以和解为名,实际上却损害了国家利益。这种错误的决策导致战争持续多年,国内资源耗尽,百姓深受其苦。诗中还提到有人提议留下军队驻守,这或许能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策略。

最后,作者以充国和李牧为例,强调了制定正确战略的重要性,并提出如果能够训练三万士兵,就能有效地控制朝鲜。尽管作为“腐儒”,作者不敢直接参与决策,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政策的担忧和建议。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军事策略的深刻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对民众疾苦的关注。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和汉阳府司训李文辉所寄韵二首·其二

郡斋幽雅绝纤尘,泮沼春深跃锦鳞。

博士传经能解惑,诸生受业自攻勤。

西窗翠竹含孤节,东阁梅花吐早春。

近日儒官多拔擢,伫看清誉四方闻。

(0)

赠沈成章

沈君昔是我同年,文采风流似谪仙。

射策才华闻上国,化民清誉播西川。

暌违谩叹参商隔,邂逅空惊岁月迁。

霜鬓萧萧俱老矣,笑谈赢得共周旋。

(0)

寄节判陈良弼

早从天上乞闲身,归卧南溟碧海滨。

百岁慈亲惇孝养,一门友爱序天伦。

醉斜乌帽风生袂,梦破青绫月照人。

我亦投簪寻旧隐,与群同结白鸥邻。

(0)

送赵公子省亲回洮阳四首·其三

卓荦才华间世贤,琼林玉树思飘然。

学宗孔孟文风盛,业究孙吴武艺专。

报国丹心恒耿耿,奉亲诚意每拳拳。

柳营正好承严训,却忆松楸旆又还。

(0)

二十一夜月

破镜缘何少半亏,阳精倒迫若相催。

弓弦过满知何似,正是弯弓欲射时。

(0)

罗汉寺

东山山下访禅栖,古木繁阴水满陂。

海阔白云来汗漫,山连青髻出参差。

秘经藏古忘遗检,奉佛堂空馀故基。

千古珠林顿消歇,不知罗汉更何为。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