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山下访禅栖,古木繁阴水满陂。
海阔白云来汗漫,山连青髻出参差。
秘经藏古忘遗检,奉佛堂空馀故基。
千古珠林顿消歇,不知罗汉更何为。
东山山下访禅栖,古木繁阴水满陂。
海阔白云来汗漫,山连青髻出参差。
秘经藏古忘遗检,奉佛堂空馀故基。
千古珠林顿消歇,不知罗汉更何为。
这首诗描绘了罗汉寺的静谧与历史的沧桑感。首句“东山山下访禅栖”,点明了地点和探访的目的——访寻禅宗的栖息之地。接着,“古木繁阴水满陂”一句,通过丰富的植被和盈满的池塘,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氛围。
“海阔白云来汗漫,山连青髻出参差”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广阔的天空比作大海,白云飘渺不定,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山峦连绵起伏,如同少女的青色发髻,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细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之美,也暗示了禅宗修行者追求的广阔心胸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秘经藏古忘遗检,奉佛堂空馀故基”揭示了寺庙的历史变迁。古寺中藏有珍贵的佛经,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文献可能已被遗忘或散失;曾经热闹的奉佛堂如今只剩下旧日的基址,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最后,“千古珠林顿消歇,不知罗汉更何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珠林,可能是指寺庙中的珍宝或装饰,其消失意味着昔日辉煌不再。诗人询问罗汉(佛教中代表佛陀弟子的塑像)在这样的变化中如何自处,既是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汉寺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烟树云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寂寥一点寒灯底,酒熟邻家许夜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