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忆升平结驷年,春风拂面共垂鞭。
閒身不为风尘累,白发犹能杖屦便。
镇日醉花亲抱瓮,清宵爱月独移船。
忘机已是玄真诀,喜得同君弄紫烟。
笑忆升平结驷年,春风拂面共垂鞭。
閒身不为风尘累,白发犹能杖屦便。
镇日醉花亲抱瓮,清宵爱月独移船。
忘机已是玄真诀,喜得同君弄紫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远离尘嚣的生活画卷。诗人以“笑忆升平结驷年”开篇,回忆往昔盛世的繁华与欢乐,仿佛在微笑中追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接着,“春风拂面共垂鞭”,春风吹过,众人共乘马车前行,画面温馨而和谐。
“閒身不为风尘累,白发犹能杖屦便。”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但心性闲适,不被世俗所累,即使白发苍苍,也能轻松自在地行走。这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令人钦佩。
“镇日醉花亲抱瓮,清宵爱月独移船。”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两个场景:白天与花相伴,夜晚则独自划船赏月。无论是与自然亲近的“醉花”,还是月下独行的“移船”,都充满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忘机已是玄真诀,喜得同君弄紫烟。”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忘机”,即摒弃机巧之心,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与友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的喜悦之情。“弄紫烟”更是将这份美好渲染得如梦如幻,充满了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的快乐,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庭前芳树花参差,岁岁争新满旧枝。
开白开红接芳叶,撩乱二月三月时。
昔日美人颜似花,看花暮去朝复来。
红夹罗襦泫香露,青天白日春风吹。
而今零落少颜色,见花惋惋含悲思。
百年何人得长好,叹息谓君君不知。
门前十字街,车轮马脚不可遮。
驰名逐势死不畏,赤手生拔鲸鱼牙。
得之未足为身荣,败者颠倒纷若麻。
嗟予无能守命分,乐取意适不愿奢。
诸君惘惘胡不思,来日苦少去日多。
丈夫阖棺事始定,何用无益长怨嗟。
故人多逸兴,携手上高台。
赋为閒居作,怀因远眺开。
秋阴将日去,雁影带寒来。
归路瞻衡宇,松门掩绿苔。
香刹象天界,名僧辞世氛。
一峰独凌削,众壑相氤氲。
作礼向金仙,宴林投鹤群。
山犬衔人衣,却走避腥荤。
于时春向暮,林亭蔼馀曛。
苍然草木气,尽湿西江云。登阁见千里,?怀沧海濆。
山钟忽播荡,应此悟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