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节判陈良弼》
《寄节判陈良弼》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早从天上乞闲身,归卧南溟碧海滨。

百岁慈亲惇孝养,一门友爱序天伦。

醉斜乌帽风生袂,梦破青绫月照人。

我亦投簪寻旧隐,与群同结白鸥邻。

(0)
鉴赏

此诗《寄节判陈良弼》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描绘了一位渴望归隐的士人形象,表达了对亲情、友情以及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

首句“早从天上乞闲身”,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主人公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仿佛他已从天界获得了脱离尘世束缚的许可。接着,“归卧南溟碧海滨”一句,将归隐地点设定在了美丽宁静的海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

“百岁慈亲惇孝养,一门友爱序天伦”两句,强调了对家庭责任的重视,表现了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家族关系的和谐维护,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伦理观念。

“醉斜乌帽风生袂,梦破青绫月照人”描绘了主人公在归隐生活中的悠闲状态,无论是醉酒时的洒脱,还是梦醒时月光下的宁静,都充满了诗意和禅意,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我亦投簪寻旧隐,与群同结白鸥邻”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渴望追随陈良弼的脚步,投入自然怀抱,与白鸥为邻,过着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生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归隐生活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亲情、友情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古大梁行

大梁城外绕蓁莽,繁华不见当年人。

信陵宾客散已久,魏王宫阙成埃尘。

何处往来车马市,斜阳枯柳鸣乌起。

歌舞散为烟雾空,衣冠变作蓬蒿里。

旧事凄凉何足论,古城坏堞至今存。

纷纷野鼠走穴外,唧唧寒螀鸣草根。

经过不觉伤怀抱,叠谢层楹成蔓草。

屠中壮士安在哉,何处夷门古时道。

几人富贵誇封侯,空遗白骨葬山丘。

年年只有黄河水,还绕大梁城北流。

(0)

送严弸中之归安

拜命之官属妙年,图书万卷载吴船。

烟迷芳草碧千里,水汎落花红半川。

自喜养亲荣有禄,谁言坐客冷无毡。

应知苕霅多吟况,好为题诗寄锦笺。

(0)

盛子昭山水竹石

白日湘江晚,黄云渭水秋。

怀人不可见,烟雨满秦楼。

(0)

松轩为曾处士作

傍山带流卜幽居,虬松偃蹇环轩除。

人间六月暑气无,天风尽日鸣笙竽。

幽人清姿此璠玙,朅来松间随所如。

开轩时还读我书,水光山色满座隅。

兴来歌诗聊自娱,意态蔼蔼春云舒。

轩中景象何清虚,栖迟偃仰乐有馀。

但恐当路闻清誉,日边有使来轺车。

君当出应明时需,憣然就道无踌躇。

(0)

过高邮湖

片帆轻飏晚风前,秋水微茫远接天。

十里败荷初过雨,一堤衰柳尚含烟。

沽来浊酒能盈缶,买得鲜鳞喜就船。

醉后却思秦国士,还从渔父说当年。

(0)

孟时寓临安病中见寄

怅望江南道,凭谁一问安。

养疴犹假馆,驰思每凭栏。

梅雨孤山暝,松风六月寒。

无端更忧国,耿耿寸心丹。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