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御祥琴后,多传吉语通。
虚令占列宿,不料奏悲风。
华表孙从祖,生刍婿吊翁。
九原一无憾,全璧见先公。
昨御祥琴后,多传吉语通。
虚令占列宿,不料奏悲风。
华表孙从祖,生刍婿吊翁。
九原一无憾,全璧见先公。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开国陈寺丞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思和对先人的一种怀念之情。
“昨御祥琴后,多传吉语通。”这里提到的“御”字暗示了作者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而“祥琴”的弹奏带来了吉庆的话语,这表达了一种希望和祈愿。然而,紧接着的“虚令占列宿,不料奏悲风”则表现出一种失望的情绪,从占卜星象到演奏出的却是悲伤之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华表孙从祖,生刍婿吊翁。”这里作者提到了家族和族谱,“华表”可能指的是家族的显赫,而“孙从祖”则是对先辈的追念。"生刍婿吊翁"中的“刍”字通常用于形容牲畜,结合上下文,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最后,“九原一无憾,全璧见先公。”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之人的敬仰与怀念。“九原”在这里或许象征着广阔而又神秘的地方,而“一无憾”则是心中没有遗憾。"全璧"可能指的是完美无瑕的玉璧,通过这种宝物来比喻先人形象的完整和尊贵。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家族传承的思考。
庭院无人处。绮情生、镇日悲秋,悄无一语。
百感填膺芒角露,恨少霓裳歌舞。
漫记忆、前身儿女。
泥雪三生重印证,谱新词、遑说推敲苦。
天有缺,石能补。生平只为多情误。
触牢愁、酩酊难浇,蓬莱易沮。
哀乐小年难自遣,只听琵琶低诉。
何处是、满庭芳树。
但愿仙风飘引去,到珠宫、重问云霞侣。
离别久,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