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出自貂蝉,清贫雪满颠。
若无槐简后,一似布衣然。
读久遗编绝,藏深拱璧全。
悲乎如此士,不贵又无年。
虽出自貂蝉,清贫雪满颠。
若无槐简后,一似布衣然。
读久遗编绝,藏深拱璧全。
悲乎如此士,不贵又无年。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清贫生活。开篇"虽出自貂蝉,清贫雪满颠"形象地表达了这位士人出身不凡,却甘于清贫,如同冬雪覆盖其头颅,不求华丽。"若无槐简后,一似布衣然"则进一步强化了他平淡如水的生活状态,没有锦绣华贵之物,只如布衣一般朴素。
接着"读久遗编绝,藏深拱璧全"展示了士人对知识的渴望与珍视,他长时间阅读书籍,以至于墨迹褪色,却将心中的智慧和美好如宝贝般珍藏起来,不愿外露。这里也映射出他对内在修养的重视。
末尾"悲乎如此士,不贵又无年"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这位隐逸之士的同情与惋惜,他虽有才华却不被世人所识,且寿命有限,让人感到一种生命中的悲凉和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名利的超然和内心世界的丰富,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诗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理解与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悲哀。
窈窕新堂好,委蛇夜直还。
遥知欹帽发,正奈捲帘山。
门外客姑去,窗前人对闲。
谁能乌帽底,尘土涴朱颜。
联翩步屧翠微间,回首红尘自鲜欢。
捲地雨添千涧急,拥门云锁两山盘。
绝怜茶笋能留客,仍喜蛙声不在官。
雪白杨梅消息未,重来应至麦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