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月到迟,爱月坐成痴。
平生不戚戚,衰老尤嬉嬉。
曾西卑管仲,孟子述宣尼。
何事由求辈,区区欲有为。
林深月到迟,爱月坐成痴。
平生不戚戚,衰老尤嬉嬉。
曾西卑管仲,孟子述宣尼。
何事由求辈,区区欲有为。
这首诗名为《月坐》,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穿过深林,照射到静坐的人身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林深月到迟"形象地展示了月色在夜晚穿透繁茂树林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静谧和对自然的深深喜爱。
"爱月坐成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痴迷,他沉浸在月色中,仿佛忘记了时间,达到了忘我的境地。接下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展现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平生不戚戚",表示他一生心境平和,没有过多的忧虑;"衰老尤嬉嬉"则表明即使年老,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愉悦的心态。
诗人引用历史人物管仲和孟子,提及他们推崇的贤者行为,暗示自己虽身处平凡,但心中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曾西卑管仲,孟子述宣尼"暗含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古代圣贤那样有所作为,而不只是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
最后两句"何事由求辈,区区欲有为",诗人质问那些只知追求名利的人,表达了自己的不屑与独立人格。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以及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坚守。
西风添旅感,寻秋去,信步出胥关。
看夹道垂杨,悄无生意,丝多仍扰,絮去无还。
空移得、章台千万树,毕竟托根难。
暗醮飞尘,乱牵衰草,不知摇落,尚赌眉弯。
凉蝉悽如语,道金绡翠减,愁绪难删。
从此流莺情薄,系马游栏。
只瘦蝶怜伊,奈何频唤,离筵送客,攀折更番。
莫把当初眉样,做与人看。
不驾城东款段车,偶来池上看芙蕖。
盈盈素质秋波外,濯濯红香夜雨馀。
照影宫妆新入镜,溯风仙步欲凌虚。
谁言画手工能貌,自笑酡颜醉不如。
二女江头裙染茜,六郎天上锦为裾。
耻将脂粉同倾国,却有文章为起予。
太华峰高唐客咏,若耶溪近越人居。
身閒与世论清浊,心在随时作卷舒。
几日物华惊又变,百年情赏幸相于。
留连不觉诗成晚,起向金莲烛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