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次韵方石五首·其二》
《苦雨次韵方石五首·其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悲歌彻夜掩重门,急雨声高应鼓盆。

破屋有情看突兀,颠崖无力救倾翻。

街头浊浪如山壅,天上行云学马奔。

误向北邻招杜甫,不胜愁绝对空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连绵不断的暴雨中,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首句“悲歌彻夜掩重门”以悲歌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无法排遣的情绪,通过“彻夜”和“掩重门”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压抑的氛围。接着,“急雨声高应鼓盆”一句,通过“急雨”和“鼓盆”的声音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恶劣和诗人情绪的激荡。

“破屋有情看突兀,颠崖无力救倾翻”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破屋和颠崖以情感,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诗人对这种破坏的无力感。破屋在风雨中显得更加突兀,颠崖则无力抵抗倾覆的命运,这些意象都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街头浊浪如山壅,天上行云学马奔”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街头的浊浪如同山岳般阻塞,天上的行云则像是马匹一般狂奔,生动地描绘了暴雨带来的混乱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最后一句“误向北邻招杜甫,不胜愁绝对空樽”,借用杜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也无法找到心灵的慰藉。最终,诗人只能面对空酒杯,表达出深深的无奈和寂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暴雨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力感、内心的愁苦以及对友情的渴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和任师见寄之韵

昨梦春风花满枝,是花到眼是新诗。
如今梦断春无迹,不记题诗付与谁。

(0)

鹤鸣亭绝句四首

饱饭闲游绕小溪,却将往事细寻思。
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阑干人不知。

(0)

卜算子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赵有真得归.....

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
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
野水玉鸣渠,急雨珠跳瓦。
一榻清风方是闲,真得归来也。

(0)

永遇乐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後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0)

雨中花慢 登新楼,有怀赵昌父、徐斯远、韩仲止、吴子似、杨民瞻

旧雨常来,今雨不来,佳人偃蹇谁留。
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
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
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发秦州。
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
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
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
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0)

鹧鸪天 博山寺作

不向长安路上行。
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