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门高树响灵飔,直谏犹怀慷慨辞。
海内鸣阳希世有,仗前瘖马任人骑。
江山盘礴堪舆气,精爽分明梦觉时。
千载腐儒忧国念,为公三叹一题诗。
庙门高树响灵飔,直谏犹怀慷慨辞。
海内鸣阳希世有,仗前瘖马任人骑。
江山盘礴堪舆气,精爽分明梦觉时。
千载腐儒忧国念,为公三叹一题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宿刘谏议祠用前韵》。诗中通过对刘谏议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忠臣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首联“庙门高树响灵飔,直谏犹怀慷慨辞”,描绘了祠庙门前高耸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刘谏议当年直谏朝廷的慷慨之辞。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象赋予了情感,展现了刘谏议的忠诚与勇气。
颔联“海内鸣阳希世有,仗前瘖马任人骑”,通过对比,强调了像刘谏议这样的忠臣在世间极为罕见。即使是在权力面前,他也能保持自己的原则,不畏强权,如同在战场上沉默的战马,任由他人骑乘,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颈联“江山盘礴堪舆气,精爽分明梦觉时”,赞美了刘谏议的精神力量如同江山般雄伟,即使在梦境中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英魂。这里将刘谏议的精神与自然景观相联系,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形象。
尾联“千载腐儒忧国念,为公三叹一题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忠臣的深深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以“三叹”表达了自己的感慨,通过一首诗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谏议,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谏议祠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忠诚、正义和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海上莲花国,初从太守招。
衣传方石偈,舟泊丈亭潮。
渔子应焚簄,鲛人拟献绡。
他时思旧社,无奈寄书遥。
幽居清绝甚,四面尽沧波。
柳步春船集,花源晚吹和。
宦情垂钓薄,吟思捲帘多。
便有书来辟,其如爱此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