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宗臣的《水调歌头·冬至》,通过对冬至时节气候变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天地间自然规律和生命力量的赞美。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这几句诗通过对黄钟声响、白烟升腾以及沉厚云层与地中雷鸣的描述,展现了冬至时节气氛围和自然界的动静结合。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这部分诗句则是对音乐美妙寂静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想要探索宇宙奥秘的心愿。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这几句诗表现出即便在严寒之中也有温暖可寻,即使在困顿时刻也能有所达成,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力与希望的肯定,同时通过描绘彩云如画的情景,将自然美景化作文笔。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最后几句诗则是对生命之气贯穿天地、万物复苏的描写,以及对于新生力量和自然界更新换代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与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思与丰富的情感,也展示了宋代文学中对自然美景与生命节奏的细腻描绘。
离离禾黍,叹江山似旧,英雄尘土。
石马铜驼荆棘里,阅遍几番寒暑。
剑戟灰飞,旌旗鸟散,底处寻楼橹。
喑呜叱咤,只今犹说西楚。
憔悴玉帐虞兮,灯前掩泪,双靥流红雨。
凤辇羊车行不返,九曲愁肠漫苦。
梅瓣凝妆,杨花翻雪,回首成终古。
翠螺青黛,绛仙慵画眉妩。
长平战骨烟尘飘,岁久遗戈金不销。
野人耕地初拾得,土花渍出珊瑚色。
邯郸小儿强解事,枉使泥沙埋利器。
四十万人非少弱,勇怯贤愚一朝弃。
阴坑血冷秋复春,朽壤食尽苍蛇鳞。
湮沦长愧杜邮剑,废坠空忆桩喉人。
故垒中宵鬼神入,云愁月暗戈应泣。
呜呼,当时岂无牧与颇,戈乎不遇可柰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