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驾城东款段车,偶来池上看芙蕖。
盈盈素质秋波外,濯濯红香夜雨馀。
照影宫妆新入镜,溯风仙步欲凌虚。
谁言画手工能貌,自笑酡颜醉不如。
二女江头裙染茜,六郎天上锦为裾。
耻将脂粉同倾国,却有文章为起予。
太华峰高唐客咏,若耶溪近越人居。
身閒与世论清浊,心在随时作卷舒。
几日物华惊又变,百年情赏幸相于。
留连不觉诗成晚,起向金莲烛下书。
不驾城东款段车,偶来池上看芙蕖。
盈盈素质秋波外,濯濯红香夜雨馀。
照影宫妆新入镜,溯风仙步欲凌虚。
谁言画手工能貌,自笑酡颜醉不如。
二女江头裙染茜,六郎天上锦为裾。
耻将脂粉同倾国,却有文章为起予。
太华峰高唐客咏,若耶溪近越人居。
身閒与世论清浊,心在随时作卷舒。
几日物华惊又变,百年情赏幸相于。
留连不觉诗成晚,起向金莲烛下书。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镜川杨先生宅中赏莲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花之美。首句“不驾城东款段车,偶来池上看芙蕖”点明了赏莲的地点和偶然的赏游心态。接着,“盈盈素质秋波外,濯濯红香夜雨馀”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莲花的清新脱俗与香气四溢。
“照影宫妆新入镜,溯风仙步欲凌虚”则进一步渲染了莲花的仪态万千,仿佛是宫中的佳人映入镜中,又似仙子轻盈地在风中漫步。接下来,“谁言画手工能貌,自笑酡颜醉不如”表达了对莲花之美的赞叹,认为即使是高超的画工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神韵,诗人甚至自比为醉酒之人,无法言喻其美。
后半部分,诗人联想到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如“二女江头裙染茜,六郎天上锦为裾”,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美女与天上的织锦,进一步丰富了莲花的形象。接着,“耻将脂粉同倾国,却有文章为起予”则表达了诗人对莲花自然之美的欣赏,认为它不同于脂粉的华丽,而是以其内在的文章(即品质)吸引人。
最后,“太华峰高唐客咏,若耶溪近越人居”引用了古代文人的诗句,将赏莲的场景与历史文化的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意的深度。“身閒与世论清浊,心在随时作卷舒”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即使面对世间的是非,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几日物华惊又变,百年情赏幸相于”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赏莲之乐的珍惜。“留连不觉诗成晚,起向金莲烛下书”则是对赏莲过程的结束,诗人被美景所吸引,直至深夜仍不愿离去,最终在烛光下完成了这首诗。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莲花的美丽,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