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树春红已觉稀,数枝低阁午风微。
裁将织女愁中锦,尽着秋娘嫁日衣。
南国何人歌芍药,东山此日忆蔷薇。
中园未忍违孤赏,拾得余芳肯暮归。
满树春红已觉稀,数枝低阁午风微。
裁将织女愁中锦,尽着秋娘嫁日衣。
南国何人歌芍药,东山此日忆蔷薇。
中园未忍违孤赏,拾得余芳肯暮归。
这首明代诗人周用的《落花四首(其四)》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花朵凋零的景象。首句“满树春红已觉稀”以满树鲜艳的春花稀疏,暗示了春光的消逝。次句“数枝低阁午风微”进一步描绘了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低垂于阁楼之下的画面,透露出一种静谧而感伤的氛围。
第三句“裁将织女愁中锦”,诗人运用织女的典故,将凋落的花朵比作织女因离愁而编织的锦缎,赋予了花儿更深的情感内涵。第四句“尽着秋娘嫁日衣”则借用了古代女子出嫁时穿的嫁衣,表达花朵即使凋零也要为这最后的美丽付出,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对美的执着。
第五、六两句“南国何人歌芍药,东山此日忆蔷薇”通过南国歌声中的芍药和东山回忆中的蔷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眼前落花的惋惜之情。
最后一句“中园未忍违孤赏,拾得余芳肯暮归”表达了诗人不忍心错过这最后的欣赏机会,即使到了傍晚也要捡拾残留的芬芳,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场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美和时光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风流谁代子,虽有旧无双。
欢酒言相送,愁弦意不降。
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
海潮与春梦,朝夕广陵江。
木落树萧椮,水清流㵳寂。
属此悲哉气,复兹羁旅戚。
奚用写烦忧,山泉恣游历。
万丈窥深涧,千寻仰绝壁。
傍岭竹参差,缘崖藤幂䍥。
行行极幽邃,去去逾空寂。
果值息心侣,乔枝方挂锡。
围绕悉栴檀,纯良岂沙砾。
妙法诚无比,深经解怨敌。
心欢即顶礼,道存仍目击。
慧刀幸已逢,疑网于焉析。
岂直却烦恼,方期拯沈溺。
古人赏神骏,何如秋隼击。
独立高标望霜翮,应看天宇如咫尺。
低回拂地凌风翔,鹏雏敢下雁断行。
晴空四顾忽不见,有时独出青霞傍。
穷阴万里落寒日,气杀草枯增奋逸。
云塞斜飞搅叶迷,雪天直上穿花疾。
见君高情有所属,赠别因歌翔隼曲。
离亭惨惨客散时,歌尽路长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