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允叔主簿归山中》
《送刘允叔主簿归山中》全文
宋 / 高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浮利浮名挽不来,故山归去恰春回。

马兰旋摘和菘煮,枸杞新生傍菊栽。

庭树夜留山鸟宿,洞门早为野云开。

明年我亦天台寺,相伴芒鞋蹋古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yǔnshūzhǔ簿guīshānzhōng
sòng / gāozhù

míngwǎnláishānguīqiàchūnhuí

lánxuánzhāisōngzhǔ
gǒuxīnshēngbàngzāi

tíngshùliúshānniǎo宿dòngménzǎowèizhīkāi

míngniántiāntáixiāngbànmángxiétái

翻译
功名利禄无法挽留,回到故乡正好赶上春天回归。
刚摘下的马兰和嫩菘一起煮,新生的枸杞种在菊花旁边。
夜晚庭院的树上,鸟儿留宿,洞门早早为山间的白云敞开。
明年我也要到天台寺,穿着草鞋踏着古老的青苔作伴。
注释
浮利浮名:指功名利禄。
故山:故乡的山。
春回:春天归来。
马兰:一种野生植物。
菘:大白菜。
枸杞:一种药用植物。
菊:菊花。
庭树:庭院中的树。
山鸟:山中的鸟。
洞门:山洞或寺庙的门。
野云:山间的云雾。
天台寺:一处寺庙。
芒鞋:草鞋。
古苔:古老的青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所作的《送刘允叔主簿归山中》。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刘允叔辞官归隐的赞赏与祝福。首句“浮利浮名挽不来”,形象地描绘了世俗名利如过眼云烟,难以挽留,暗示了友人对名利的超脱态度。次句“故山归去恰春回”则写出友人回归自然,恰好赶上春天的到来,寓意新生与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马兰旋摘和菘煮,枸杞新生傍菊栽”,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马兰、菘菜与枸杞的采摘,以及与菊花相伴的生活情趣,展现了田园诗意。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

“庭树夜留山鸟宿,洞门早为野云开”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环境的幽静,夜晚庭树间栖息着山鸟,早晨洞门洞开迎接野云,这样的画面富有禅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两句“明年我亦天台寺,相伴芒鞋蹋古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希望来年也能像朋友一样,穿上草鞋,漫步在古老的青苔上,享受那份清静与自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深祝福。

作者介绍
高翥

高翥
朝代:宋   字:九万   号:菊磵(古同“涧”)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生辰:1170~1241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丽情曲

兰房过雨蕙径空,绿云蔼蔼怀春风。

欹枕牙床睡初醒,胭脂汗湿罗衣红。

鸳鸯牵绣丝未歇,软瘦香肌倦如雪。

玉麟堕地浑不知,流苏夜暖斜明月。

珠帘半卷春日高,海棠飞起双蝴蝶。

(0)

兰若即事

兴来时野眺,小立倚柴扉。

一雨清波动,双林片月归。

山䶉藏竹语,水鸟出花飞。

不觉空烟暮,濛濛翠湿衣。

(0)

入清流山宿云庵访忠公

虽愧许玄度,远寻支道林。

溪光围净室,山色证禅心。

落日飞黄叶,寒风定远禽。

对床两知己,十载怅分襟。

(0)

初冬梦燕子矶

霜来风遂惨,西谷冻残晖。

汉水鱼将聚,洞庭柑渐肥。

他乡愁易结,寒夜梦先归。

稍待江平稳,舟寻燕子矶。

(0)

春寒睡起口号

白发白于丝,春眠起较迟。

即看芳草变,又过杏花时。

裋褐寒先觉,长吟趣自知。

谁云鲁酒薄,犹免越人思。

(0)

题项秀溪半华山房

溪上道人幽思长,堂开东郭引青阳。

日斜开户看山色,十里泉声半在床。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