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来时野眺,小立倚柴扉。
一雨清波动,双林片月归。
山䶉藏竹语,水鸟出花飞。
不觉空烟暮,濛濛翠湿衣。
兴来时野眺,小立倚柴扉。
一雨清波动,双林片月归。
山䶉藏竹语,水鸟出花飞。
不觉空烟暮,濛濛翠湿衣。
这首明代诗人王伯稠的《兰若即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情趣的画面。首句“兴来时野眺”表达了诗人随性而至,欣赏山野景色的闲适心情。"小立倚柴扉"则刻画了诗人倚门静观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颔联“一雨清波动,双林片月归”通过雨后清波荡漾和林间月影移动,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诗意,给人以清凉之感。"山䶉藏竹语,水鸟出花飞"进一步细腻描绘了山中动物的活动,竹林中的虫鸣和水鸟在花丛中飞翔,增添了生动的动态元素。
尾联“不觉空烟暮,濛濛翠湿衣”以烟雾弥漫、翠色湿润的环境收束全诗,诗人沉浸在这样的自然氛围中,浑然忘我,连衣衫都被夜色浸染,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沉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墓上花,开满枝。
行人看花行为迟,行人有恨花不知。
不生名园使人爱,却生墓上令人哀。
谁家此墓临古道,寒食无人来祭扫。
莫是东君惜无主,遣此闲花伴幽兆。
聊持一杯酒,酬尔泉下客。
今日此花开正好,但恐明日此花开。
狼藉人生似花能几时,古人今人皆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