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直谏伏青蒲,又见仁风被故都。
祈雨虔为民请命,论文閒共士摊书。
旧时荆国奸能辨,今日吴公治独殊。
私望岁寒珍晚节,有人秉笔在菰芦。
久闻直谏伏青蒲,又见仁风被故都。
祈雨虔为民请命,论文閒共士摊书。
旧时荆国奸能辨,今日吴公治独殊。
私望岁寒珍晚节,有人秉笔在菰芦。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敬铭所作的《过洛阳赠文仲恭太守》,通过对文仲恭太守的赞扬,展现了他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高尚的为政之道。首句“久闻直谏伏青蒲”表达了对文太守敢于直言进谏的敬佩,"青蒲"象征着公正无私。次句“又见仁风被故都”进一步赞美他的仁爱之风影响了整个城市。
第三句“祈雨虔为民请命”描绘了文太守对百姓的深深关怀,他虔诚地祈雨以解民困。第四句“论文閒共士摊书”则体现了他在政务之余,还与士人交流学问,显示出其博学多才和治学的闲雅。
第五、六句“旧时荆国奸能辨,今日吴公治独殊”通过对比,赞美文太守的智慧和才能,他如同古代的荆国贤者,如今的治理更是与众不同。最后两句“私望岁寒珍晚节,有人秉笔在菰芦”,表达了诗人希望文太守能在晚年保持高尚节操,继续以公正无私的态度执掌笔墨,造福一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美的方式,既肯定了文仲恭太守的政绩和个人品质,也寄寓了作者对清廉政治的期待。
春去无踪,秋来有信,一霎光阴如雨。
燕燕于飞,软语商量欲去。
忆曾过、王谢高门,又忽见、金张新第。
尽人间,茒屋华堂,惆怅淹留无几。
临岐多少叮咛,料前路相逢,雁行迢递。
我去君来,黯绝魂销此际。
任空梁、落剩香泥,怜故垒、拖残花蒂。
怕废兴,南北相同,见旧巢安未。
乍雨乍晴天晓。轻土白沙耕早。
午桥春色无边,碎锦满枝光耀。
独占芳辰,点点露湿花须,树树影筛清沼。
更有游丝袅。高兴争春,一队红妆来了。
幕天席地,莫教叹声惊扰。
不怕杯空,酒家只在村中,何用牧童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