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辱幽人不愿名,一丘一壑遂高情。
门前流水无冬夏,想见先生到骨清。
耐辱幽人不愿名,一丘一壑遂高情。
门前流水无冬夏,想见先生到骨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午的《游王官谷》。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耐辱幽人不愿名,一丘一壑遂高情。"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淡泊明志、不求闻达于世的隐者形象。"耐辱"意味着能够忍受世俗的不理解和误解,而"幽人"则是对隐逸者的称呼。这两句话表明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羡慕,以及通过这种生活方式所获得的心灵满足和情感提升。
"门前流水无冬夏,想见先生到骨清。" 这两句则描写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交流。"门前流水"象征着时间的静谧流逝,而"无冬夏"则暗示了一种超越时节变化的永恒。此外,"想见先生到骨清"一句中,"先生"通常指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这里可能是对隐逸者的尊称,也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到骨清"形容一种深入骨髓的清澈和纯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洁净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