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憔悴北归来,发有霜根面有埃。
群吠我方憎猘子,一鸣谁更识龙媒。
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
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
青衫憔悴北归来,发有霜根面有埃。
群吠我方憎猘子,一鸣谁更识龙媒。
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
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来的行者,穿着青色的衣衫,看起来憔悴而疲惫。他的头发上有霜根,脸上布满尘埃。这表明他可能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苦旅途,也许是因为战乱或其他原因不得不北归。诗中也描绘了一种孤独和被排斥的情形,他遭到了猘子的吠咬,这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象征着他人的误解或攻击。而“一鸣谁更识龙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尽管受到外界的不理解,但他坚信自己的能力如同传说中的龙媒能被发现。
接下来的两句“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抒写了功业和时间的无情流逝。功名在世人眼中虽然显得重要,但却是难以把握的;而日月则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失,不可逆转。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个人努力与世界变迁之间关系的感慨。
最后两句“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则是诗人对于如何面对现实的一种自我安慰和逃避。他似乎在提醒自己,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可以通过饮酒、阅读诗文来寻找心灵的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认同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于如何在困境中保持自我、坚持理想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