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午杂诗·其一》
《壬午杂诗·其一》全文
宋 / 杨冠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黄屋非尧意,讴歌有启归。

德参羲昊古,事与汉唐非。

喜气传千嶂,皇风浃九围。

胡亡固无日,智勇旧沈机。

(0)
注释
黄屋:指帝王的宫殿,这里代指皇权。
尧意:尧帝的意愿,象征着简朴和民本。
讴歌:歌唱赞美,表达对明君的期待。
启归:开启归向,暗示人民渴望回归正道。
羲昊: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形容美德深远。
九围:古代称九州或九域,泛指全国。
胡亡:胡人灭亡,暗指外敌。
沈机:深藏不露的计谋,隐喻智勇之士等待时机。
翻译
华丽的宫殿并非尧帝本愿,百姓的歌声中充满回归的期待。
美德如同羲和、昊天般古老,行事却不同于汉唐时期。
喜悦的气氛弥漫在崇山峻岭之间,皇朝的仁风遍及广阔的疆域。
胡虏灭亡之日必定来临,智慧和勇气早已埋伏等待时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名为《壬午杂诗(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倾向。

“黄屋非尧意”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王尧舜时代的黄屋之美好而感到不满,这种理想化的追求在当时已经变得遥不可及。紧接着,“讴歌有启归”则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的尊崇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真诚的生活状态。

“德参羲昊古,事与汉唐非”中,“德参羲昊古”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道德能够追溯到古代圣贤,而“事与汉唐非”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发展变化的认知,即现实中的事情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古代汉唐时期的事物来解释。

“喜气传千嶂,皇风浃九围”显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被大自然传递到了遥远的地方,而“皇风浃九围”则象征着帝王的威仪和权力范围广泛达到了九个边疆地区。

最后,“胡亡固无日,智勇旧沈机”表露了诗人对于外敌(胡)侵扰的忧虑,以及对于古代英雄人物智慧和勇气的怀念。这里的“旧沈机”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些英杰的沉默或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和民族危机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杨冠卿
朝代:宋   字:梦锡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生辰:1138-?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累承见酬因谢之

千夫拱默看文阵,百战纵横及醉乡。

齐晋亦当忧鲁弱,韩吴终是怯秦强。

威容敌国矜豪迈,气压羸兵急遁藏。

他日相期坐帷幄,为君穷力破戎羌。

(0)

千乘先生有草堂之吟而人或讥之因次其韵

世俗无轻好遁讥,先生岂是爱山扉。

圣人固重潜龙诫,君子安为即鹿非。

白水会来朝草径,红尘不敢傍麻衣。

金舆应有商岩梦,即听东南一诏飞。

(0)

寄史司理

日就妻孥问药囊,镜中自笑鬓毛苍。

诗编欲乞闲方记,茶面亲题病未尝。

饮量无涯倾北海,风情不薄念东阳。

终篇未尽相望意,洗耳风前迟报章。

(0)

代人答周朝议生辰赠章

我辰邂逅得朱明,一离阴邪一点生。

蓬矢尚存随薄宦,龙驹已老怯修程。

鬓毛久似安仁白,神气初惭卫玠清。

南郭丈人慈爱并,远分珠玉助光荣。

(0)

和执中寄师厚同年·其二

日暮相忘城上亭,云深祇见数峰青。

傅岩可独为霖雨,荀里还归聚德星。

汉水溯风增浩荡,兰花着雨长芳馨。

啸吟久不过诸葛,丰度今谁似九龄。

(0)

奉和施禽鱼食复赓一章

南方有国号清凉,人好禽鱼性亦良。

在藻日分香积饭,衔花时绕净明床。

濠梁孰谓安知乐,大泽吾能不乱行。

但得养鱼如养己,相濡仍不似相忘。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