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无轻好遁讥,先生岂是爱山扉。
圣人固重潜龙诫,君子安为即鹿非。
白水会来朝草径,红尘不敢傍麻衣。
金舆应有商岩梦,即听东南一诏飞。
世俗无轻好遁讥,先生岂是爱山扉。
圣人固重潜龙诫,君子安为即鹿非。
白水会来朝草径,红尘不敢傍麻衣。
金舆应有商岩梦,即听东南一诏飞。
这首诗以彭汝砺对千乘先生草堂吟咏的赞赏与回应,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诗中通过对比世俗与隐士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圣人对于隐居的教诲以及君子行为的审慎选择。诗人描绘了草堂周围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同时巧妙地将金舆与商岩梦相联系,暗示了隐逸生活与君王召唤之间的微妙关系。整首诗在赞美隐逸的同时,也蕴含着对权力与自由、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之子天下才,在我梦中久。
洎乎相见日,所叹皆白首。
浮云变古今,落月思良友。
示以录别诗,尚忆河梁手。
丈夫系气运,出处原非偶。
渭滨与首阳,异道同不苟。
勿以带女萝,而云傲章绶。
勿以居廊庙,而顾惭林薮。
济物有同心,愿君践台斗。
三十年来心未已,一片西湖梦中水。
闻君宅外有名园,湖山移入杭城里。
花边放棹夜不归,日上高春眠正美。
人生快意须行乐,世上浮云空复尔。
君不见东方大夫神仙子,金马陆沉饥欲死。
公孙开阁号平津,共宿故人犹布被。
羁縻薄禄固不堪,溪刻终身亦何以。
何如丝竹卧东山,时来乃为苍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