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中会桂堂太守劝客满觞尝曰怕渡野塘寒酒罢且归又曰月挂竹梢明爱此二语借为两诗云·其二》
《腊中会桂堂太守劝客满觞尝曰怕渡野塘寒酒罢且归又曰月挂竹梢明爱此二语借为两诗云·其二》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风穿花坞冷,月挂竹梢明。

浅量三杯酒,狂歌万古情。

使旌浮夜色,归棹有寒声。

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

(0)
翻译
微风吹过花丛,带着凉意,明亮的月光照在竹梢上。
轻轻喝上三杯酒,放声高歌,抒发着对永恒情感的狂热。
使节的旗帜在夜晚的色彩中飘扬,归航的小舟发出寒冷的声音。
疲倦的旅人没有甘蔗解渴,早晨的醉意仍未消散。
注释
风:微风。
穿:吹过。
花坞:花丛。
冷:带着凉意。
月挂:明亮的月光挂在。
竹梢:竹梢上。
浅量:轻轻喝。
三杯酒:三杯。
狂歌:放声高歌。
万古情:永恒的情感。
使旌:使节的旗帜。
浮夜色:在夜晚的色彩中飘扬。
归棹:归航的小舟。
寒声:寒冷的声音。
倦客:疲倦的旅人。
浆蔗:甘蔗。
朝酲:早晨的醉意。
清:消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夜晚的静谧与微醺之感。"风穿花坞冷"写出了寒风吹过花丛的清冷,"月挂竹梢明"则展现出明亮的月光映照在竹枝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诗人以"浅量三杯酒"表达对友情的畅饮,"狂歌万古情"则寄托了对历史长河中情感的感慨。

"使旌浮夜色"暗示着旗帜在夜色中飘扬,可能象征着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宴会的进行,"归棹有寒声"则寓言了客人的离别,舟行水上的声音带着几分凄凉。最后两句"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表达了诗人作为远行者的疲惫,即使酒醒也未能完全驱散心中的郁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腊月中聚会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友情、离别和人生的复杂感受,具有浓厚的宋词韵味。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解秋十首·其五

新月才到地,轻河如泛云。

萤飞高下火,树影参差文。

露簟有微润,清香时暗焚。

夜闲心寂默,洞庭无垢氛。

(0)

表夏十首·其三

江瘴炎夏早,蒸腾信难度。

今宵好风月,独此荒庭趣。

露叶倾暗光,流星委馀素。

但恐清夜徂,讵悲朝景暮。

(0)

遣春三首·其三

失却游花伴,因风浪引将。

柳堤遥认马,梅径误寻香。

晚景行看谢,春心渐欲狂。

园林都不到,何处枉风光。

(0)

樊上漫作

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

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

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

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

(0)

酬孟武昌苦雪

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

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

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

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

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

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

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

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

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

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

何时不发卒,何日不杀牛。

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

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

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

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

山禽饥不飞,山木冻皆折。

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

出门望天地,天地皆昏昏。

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

(0)

贺秦桧联

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上;

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