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孟武昌苦雪》
《酬孟武昌苦雪》全文
唐 / 元结   形式: 古风

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

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

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

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

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

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

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

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

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

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

何时不发卒,何日不杀牛。

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

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

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

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

山禽饥不飞,山木冻皆折。

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

出门望天地,天地皆昏昏。

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mèngchāngxuě
táng / yuánjié

xuěxiánshānyǒuréndàotíngqián
yúnshìmèngchānglìngxiànxuěpiān

chángyínwèizhōngjuéwèirán
zhīxiánzhěshìjìng

néngjiùshíhuànfěngquán
zhīgōngchūnfēiàishí

zhīgōngyīnxuěshāngzāihuànduō
jiānxiōngzhèngchíwènjūn

línyīngshòunǎiyuàn
bīngxīngxiàngjiǔsuìjiàshuínéngyōu

shíshāniú
gēngzhěshǎogēngniú

huángtiānrěngèngyòukǒngzhī
jīngwēiluànláichùkānshāngtàn

jiànjūnwènzhīxiōngzhōngluàn
shānqínfēishāndòngjiēzhé

xuánquánhuàwèibīnghánshuǐjìn
chūménwàngtiāntiānjiēhūnhūn

shíjiànshuāngfēngxiàxuězhōngshēngbáiyún

翻译
积雪覆盖了偏僻的山路,有人来到了庭院之前。
听说他是孟武昌,被命令呈上描绘苦雪的诗篇。
他长吟未完,我不禁感到凄凉悲切。
古代的贤明之人,与这个世界究竟有何不同。
他们无法挽救时代的苦难,只能通过讽喻表达完全的意图。
知道您怜惜春天的万物,这不正是热爱和谐之时吗?
知道您为连绵阴雪苦恼,为那些灾难深重而悲伤。
奸邪之人正在横行,不该去质问君子的作为。
林中的鸟儿与野外的兽,或许都在这里抱怨。
战事已经持续了九年,谁还能为农事忧虑。
哪一天不征发士兵,哪一天不宰杀耕牛。
耕种的人日渐稀少,耕牛也日益减少。
上天怎会如此残忍,还要让它们死去。
自从经历了动荡以来,看到什么都令人感慨伤怀。
见到您询问我的想法,只让我的心中更加纷乱。
山中的鸟儿因饥饿不再飞翔,树木都被冻得断裂。
悬挂的泉水凝结成冰,寒冷的水也失去了温暖。
走出门望向天地,只见一片昏暗。
偶尔在双峰之下,雪中生出朵朵白云。
注释
积雪:堆积的雪。
闲山:偏僻的山。
庭前:庭院前面。
孟武昌:人名,代指有学问或德高望重之人。
令献:被命令进献。
苦雪篇:描述雪大成灾的诗文。
长吟:长时间吟诵。
未及终:没有结束。
凄然:感到悲伤。
贤达者:贤明豁达的人。
与世:对于世界。
何异:有什么不同。
救时患:挽救时代的灾难。
讽谕:用言语讽刺劝诫。
全意:完整的意图或心愿。
惜春物:怜惜春天的景物。
爱时和:喜爱季节的和谐。
苦阴雪:为连续的阴雪天气而苦恼。
伤彼:为那些(受难者)感到悲伤。
奸凶:奸诈凶恶的人。
驱驰:四处奔走作恶。
不合:不应该。
林莺:林中的黄莺。
野兽:野外的动物。
无乃:恐怕是。
兵兴:战争爆发。
九岁:九年。
稼穑:种植与收割,代指农事。
发卒:征发士兵。
杀牛:宰杀耕牛以供军需。
日已少:越来越少。
日已希:越来越稀少。
皇天:上天。
复何忍:怎么忍心。
恐毙之:恐怕它们会死去。
危乱:危险动乱的时期。
触物:接触到的事物。
伤叹:感伤叹息。
问我意:询问我的想法。
只益:只是更加。
胸中乱:心中混乱。
饥不飞:因为饥饿不再飞翔。
冻皆折:被冻得都断裂了。
悬泉:悬挂的泉水。
化为冰:变成冰。
近不热:接近的水也不再温暖。
天地:指外界环境。
昏昏:昏暗不明。
双峰:两座山峰。
雪中生白云:雪地中显现出白云,可能象征希望或纯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冬积雪、山路闲寂的景象,通过对话形式表现了诗人与孟武昌之间的交流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开篇即以雪景引入,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紧接着便是孟武昌献上一篇写雪之作,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切磋交流。

“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这一句明确指出了来访者的身份,并且强调了其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对严冬之苦的深刻体验和描绘。诗中使用“苦”字,更添了一份悲凉。

“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读至此处,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种凄凉之感,这种感觉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由内心深处涌现。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番吟咏,表达了对世事无常、时光易逝的无奈。

“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这一句引出了对历史智者的思考,他们与当下所遭遇的困境又有何异?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自问,也是在质疑这个世界,为什么那些智慧和善良不能真正地改变现实。

“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这一句则是对贤达者未能解世间苦难的无奈表达,他们只能通过言辞来寄托心意,而无法直接解决问题。

接下来的几句:“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则是对孟武昌之情感的深刻理解,他不仅珍惜春天之物,更在这漫长而又寒冷的冬日里感受着世间种种灾难。

“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这句话表达了对乱世中的奸佞和暴行的无奈,似乎是说,在这样一个时代,去询问那些有德之士又有什么意义呢?

“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这里则是一种哀叹,连林间的小鸟和野兽都未能免俗世之灾难,何况人乎?这不禁令人生出一份对万物共通命运的感慨。

“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这一句则是对战争连年、农事荒废的担忧。战争之苦,不仅影响了士兵,更影响到了田间的耕牛和农人,反映出战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破坏。

“何时不发卒,何日不杀牛。”这里则是对战争频仍、牲畜不断被屠宰的一种无奈感叹。诗中通过对时间的提问,强化了这种无助和绝望的情绪。

“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这一句描写的是农业生产力衰退的悲凉景象:耕作之人越来越少,耕田之牛也日渐稀缺。诗中通过这样的对比,更显现出战争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这里是对上苍的质疑和哀求,天地之间难道不存仁慈之心吗?在这战乱纷争中,又怎能忍心让百姓承受更大的灾害?

“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这一句则是对自从国势多事以来,每每触碰到世间万象,都不禁生出深切的哀叹。这里,“触物”二字,极其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之痛。

“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与朋友相见,也只能是增添心中的忧虑和混乱。这里的“只益”,既表现了交谈无果,更映射出心灵深处的困惑和不安。

随后的几句:“山禽饥不飞,山木冻皆折。”则是对自然之美被破坏的一种描绘。在严寒中,即便是山中的禽鸟也不再翱翔,树木也因寒冷而断裂,这些景象都在诉说着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

“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这里则是一幅极其生动的冬日景象:连水流都凝固成了冰块,即便是温暖之物,也难以抵抗这般严寒。

“出门望天地,天地皆昏昏。”这一句则是在描绘诗人走出家门所见的一切——无论是天还是地,都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

最后几句:“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这里则是在这样的昏黯世界里偶尔可见的一抹亮色——即便在这漫长而又寒冷的冬日之中,也还有白云出现在山峰之下,这或许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某种期待和希望。

作者介绍
元结

元结
朝代:唐   字:次山   号:漫叟   籍贯:河南鲁山   生辰:719~772年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猜你喜欢

早起

檐前鸣玉响丁东,清梦初回鹤帐中。

早起井梧飘一叶,方知昨夜是秋风。

(0)

寿外舅富顺赵使君

天家积庆如江河,千枝万叶鲁卫毛。

声名赫赫照今古,骨相飘飘多俊髦。

惟安懿王迈种德,当时庙社遗勋劳。

本支百世端未艾,绵绵瓜瓞更崇高。

只今中兴得旦奭,夹辅日月参夔皋。

自馀材德踵相望,磊落抱负皆英豪。

或持皮帛登台省,或奉符竹分旌旄。

金川丈人最后出,平生力学勤持操。

高谈奥论不可到,一洒万字无停毫。

聊将圭撮试当世,已被天语加崇褒。

从此公道更开泰,未必奔走悬三刀。

念昔南宫陪俊翮,偶附骥尾辞蓬蒿。

因蒙顾盼被收录,得拜门下恩则叨。

自怜薄命薄如叶,十年再尔吟离骚。

世间情态已百转,每叹慈爱终坚牢。

今逢佳节揆初度,欲荐眉寿酬甄陶。

丈人丈人听我语,我语憔悴空啾嘈。

白圭三复古亦少,缁衣改为今可遭。

人言恺悌必富贵,恺悌富贵何由逃。

不愿归来一尊酒,但愿努力登三鳌。

我欲执鞭追壶中之日月,荐海上之蟠桃。

(0)

去年微之国史读易彻章梦谒晦翁相与从容话言今年读周官再用前韵录以垂教正谨依韵酬谢·其一

伊人寤寐自求之,钻仰应无咫尺违。

试看后来身愿学,便如当日自归依。

及门定许偕行止,下笔何由谬是非。

好把遗编还指示,也教都识大音希。

(0)

畅伯圭父子下第归乡携嗣由广文书并手佳章宠贶正旧读程门遗书知有潜道者列由求之间今见伯圭父子姓名不胜惊喜因问家世出处果潜道近族遂用其韵反其意出鄙语以谢庶几朋友相与切磋之义也

先正传家逮泗滨,一言一论本诸身。

是间极力窥真际,物外何心逐像人。

蹈履若迷天所赋,奔驰犹误实之宾。

都将出处束高阁,明日从容傥细陈。

(0)

观灯口号十首·其六

珠络琉璃到地垂,凤头衔带玉交枝。

君王不赏无人进,天竺堂深夜雨时。

(0)

观灯口号十首·其二

市楼歌吹太喧哗,灯若连珠照万家。

太守令严君莫舞,游人空带玉梅花。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