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应怜向往迟,士夫真处是吾师。
东林片席又今日,南郭瓣香非昔时。
夜月空山闻点易,秋风古寺忆题诗。
百年遗墨天留与,不敢高吟公在兹。
仰止应怜向往迟,士夫真处是吾师。
东林片席又今日,南郭瓣香非昔时。
夜月空山闻点易,秋风古寺忆题诗。
百年遗墨天留与,不敢高吟公在兹。
这首诗表达了对东林书院的深厚敬意与怀念之情。首联“仰止应怜向往迟,士夫真处是吾师”中,“仰止”二字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表达对先贤的景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未能及时追随先贤脚步的自责。“士夫真处是吾师”,则直接点明了东林书院对于士人修身养性的价值,将书院视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颔联“东林片席又今日,南郭瓣香非昔时”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东林书院作为一处文化圣地,曾经汇聚了众多学者,而今虽然依旧存在,但人事已非,昔日的热闹与辉煌不再。这句诗通过对比“今日”与“昔时”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颈联“夜月空山闻点易,秋风古寺忆题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的情感。诗人想象在夜晚的空山中,月光洒落,仿佛能听到古人诵读《周易》的声音;在秋风拂过的古寺里,回想起往日题诗的情景。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尾联“百年遗墨天留与,不敢高吟公在兹”则表达了对先贤作品的敬畏与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诗人认为,先贤们的著作如同天赐之宝,值得后人珍藏与学习,自己不敢轻易高声吟诵,是因为深知自己的学识与先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一联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林书院及其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先贤智慧的崇敬与向往。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怀旧之作。
与子论文章,沿流自前古。
庄骚信枝叶,经传乃宗祖。
当其得意时,入口辨甘苦。
又如色过目,白黑粲可数。
刻镂耻雕龙,炳蔚惊变虎。
与子谈道义,培根去榛莽。
孤悬见衡鉴,险设谢城府。
予心谅子知,子志必予吐。
嗟哉势利徒,各自倾肝腑。
与子谈世故,今昔同仰俯。
悲欢动相涉,成败时逆睹。
宾筵每更仆,朝坐常及午。
堂升讵无因,邻卜固其所。
依依别我去,道路忽修阻。
振衣千仞外,舣棹三江浒。
汝亲并白头,汝弟方接武。
归承圣主诏,拜学娇儿舞。
此乐须盛年,谁云守环堵。
古人称仕学,进尽还退补。
登山航海心,有力竟思努。
爱子千金躯,深藏是良贾。
《送钱与谦修撰》【明·李东阳】与子论文章,沿流自前古。庄骚信枝叶,经传乃宗祖。当其得意时,入口辨甘苦。又如色过目,白黑粲可数。刻镂耻雕龙,炳蔚惊变虎。与子谈道义,培根去榛莽。孤悬见衡鉴,险设谢城府。予心谅子知,子志必予吐。嗟哉势利徒,各自倾肝腑。与子谈世故,今昔同仰俯。悲欢动相涉,成败时逆睹。宾筵每更仆,朝坐常及午。堂升讵无因,邻卜固其所。依依别我去,道路忽修阻。振衣千仞外,舣棹三江浒。汝亲并白头,汝弟方接武。归承圣主诏,拜学娇儿舞。此乐须盛年,谁云守环堵。古人称仕学,进尽还退补。登山航海心,有力竟思努。爱子千金躯,深藏是良贾。
https://shici.929r.com/shici/aN9gV9LT.html
自余还北山,惟堪卧南牖。
扫轨何须长者通,著书已拟潜夫就。
门题贵贱感交情,不逢亲旧话平生。
秋水闻君舣舟楫,荒园一为款柴荆。
此夕凉风度虚幌,少焉微月湛华楹。
开颜命醇酒,润耳发哀筝。
人世难并易别离,试从今日忆当时。
座上应刘成异物,林中稽阮邈幽期。
末路冥鸿翻折羽,临风华萼讵同枝。
清尊夜饮如辞醉,明镜朝来视鬓丝。
言登孤竹山,忾焉思古圣。
荒祠寄山椒,过者生恭敬。
百里亦足君,未肯滑吾性。
逊国全天伦,远行辟虐政。
甘饿首阳岑,不忍臣二姓。
可为百世师,风操一何劲。
悲哉尼父穷,每历邦君聘。
楚狂歌凤衰,荷蒉讥击磬。
自非为斯人,栖栖无乃佞。
我亦客诸侯,犹须善辞命。
终怀耿介心,不践脂韦径。
庶几保平生,可以垂神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