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殷市隐·其一》
《别殷市隐·其一》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我昔厌尘鞅,遗世问长生。

中道逢市仙,饵我丹霞精。

云此能起疴,腾化馀空名。

但得松乔诀,何必游华清。

忽与此言会,恍然百虑平。

宇宙不可逃,聊得从君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别殷市隐》其一,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悟,展现了对生命、长生与世俗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昔厌尘鞅,遗世问长生”,诗人表达了自己过去对尘世束缚的厌倦,追求着超脱世俗、探寻长生不老之道的心愿。这种对自由与永恒的渴望,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

接着,“中道逢市仙,饵我丹霞精”描述了诗人偶遇市隐(可能是指隐居于市井的仙人),并被赐予了丹霞之精,即传说中的仙丹。这一情节充满了神秘色彩,暗示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得到了某种形式的实现或启示。

“云此能起疴,腾化馀空名”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与名声的看法。他认为,追求长生可能会带来疾病,而死后留下的名声也只不过是空洞的虚名。这显示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物质与虚名的淡泊态度。

“但得松乔诀,何必游华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长生之道的理解。他提到,只要得到像松乔这样的神仙传授的秘诀,就不必去追求华清宫那样的仙境。这里暗含了对传统道教仙境的反思,强调了内在修行的重要性。

“忽与此言会,恍然百虑平”表明诗人突然领悟到了某种真理,内心变得平静。这种顿悟的过程,象征着诗人精神层面的升华。

最后,“宇宙不可逃,聊得从君行”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接受,以及愿意跟随某种力量或指引前行的态度。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对未来道路的开放性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生命、长生、世俗与自我超越的探索,展现了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蕴含了对人类共同生存状态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遣闷·其一

功名等是烂羊头,故李将军老不侯。

挂得玉壶随马首,遇花临水即糟邱。

(0)

吊三闾大夫读书处·其一

云梦潇湘国已墟,荒隅犹剩左徒居。

浪淘明月长埋骨,叶落秋林此读书。

何处招魂歌楚些,当年遗恨割商于。

青山六里今谁属,一抹寒烟旧有庐。

(0)

裴度

早定淮西晚荐贤,旁看阉祸午桥边。

汾淮泌贽无安枕,忍痛良臣学老聃。

(0)

正月十七日发金陵夕至牛渚

牛渚春波浅涨时,武昌官柳已成丝。

东来温峤曾无效,西上陶桓抑可知。

(0)

东溪林翁山村探梅

踏雪访梅花,雪断溪头路。

但闻水流声,不见花开处。

主人本林逋,邀我林下步。

竹篱茅舍边,梅花开满树。

安得移家来,同君花里住。

(0)

次韵题章侯博古牌刻本三首选二·其二

自笑江潭有饿夫,不应乞米到胡奴。

牛阑西畔三间屋,谁画先生卧雪图。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