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圣贤》
《圣贤》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

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心未悦周公。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0)
注释
圣贤:指品德高尚、有智慧的人。
良难并:很难完全一致。
好恶:喜好和厌恶。
岂得同:怎能相同。
荀子: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另一位重要的儒家学者。
心未悦:心意并未完全满意。
周公:西周政治家,孔子尊奉为典范。
树立:树立理想。
追高远:追求崇高远大的目标。
裁量:评判和决定。
属闇蒙:不明事理的人。
举世:全世界。
何足怪: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力行:努力实践。
无顾:无需顾虑。
豪雄:英雄豪杰。
翻译
圣贤的品性难以完全相同,喜好厌恶的情感怎能一致。
即使是荀子的思想也不同于孟子,召公对周公的心意并未完全满意。
更何况我们追求崇高的理想,却让那些不明事理的人来评判裁决。
全世界的人都不觉得奇怪,因为真正有力实践的人无需顾虑,他们是英雄豪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题为《圣贤》。诗人通过对圣贤特性的探讨,揭示了圣贤之间的个性差异和情感对立。首句“圣贤性分良难并”,强调了圣贤间的独特性格难以完全一致,暗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

接下来,“好恶情怀岂得同”进一步阐述了圣贤对于善恶、喜好和情感的态度可能存在分歧,暗示了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复杂性。诗人以荀子和孟子为例,指出即使是儒家内部,如荀子与孟子的思想也有不同,以此说明圣贤之间观点的多样性。

“召公心未悦周公”借召公和周公的故事,表达出即使在古代贤者之间,也存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体现了历史上的真实冲突。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这两句,诗人认为试图让所有人达到同样的高标准是困难的,而且评价他人时需要明辨是非,不能盲目或偏颇。

最后两句“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诗人认为,尽管圣贤之间有差异,但这并不奇怪,真正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难,力行其道,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气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举例,赞扬了圣贤们的独立思考和坚定行动,同时也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实弟以诗来督作会文又因太原侄寄声欲作不速此文人狂客所为非素所望也今以五绝奉寄虽小阻高兴若能从而绎之则有味也·其三

天道方愈怒,在人宜敬身。

望于经吏内,严自作工程。

(0)

小圃将成

我爱青山好,衡山镇南极。

连峰叠翠西池西,五峰新亭面相直。

乔岳峥嵘天地中,飘零身寄衡山侧。

衡山之峰七十二,奔走芙蓉尽供职。

紫盖峰头走日东,不朝芙蓉理莫测。

芙蓉峰巅栖白鹤,今人不见双飞翼。

应是赤霄随凤游,远向青田谋雁食。

逍遥九皋鸣闻天,奇踪只许群仙识。

平生苦无适俗韵,置身大禹巡方域。

云舒烟卷试怀抱,月下风前得消息。

四时有酒兼有花,百年无丧亦无得。

尽教人作画图传,杖藜见我看山色。

(0)

将之官越上留别诸友

一官如许冷,况复是清贫。

槐市风何古,兰亭本却真。

春行蓬岛外,月满鉴湖滨。

想得同吟者,携诗举似人。

(0)

西湖怀古

水拍平堤欲蘸天,濯缨人在小桥边。

古今尘世知多少,沧海桑田几变迁。

驼巘勋名无竹写,孤山衣钵有梅传。

谁能撰取西湖传,持到玉皇香案前。

(0)

分得台字走笔

白云最深处,屐齿破苍苔。

借榻寻僧话,携樽领客来。

禽声喧竹坞,日影过花台。

长啸下山去,犹倾凿落杯。

(0)

送阮深甫尉桂东·其二

一静镇百纷,一恕生百顺。

所居欲官大,此道贵坐进。

涂平鞭影疾,风壮帆力迅。

皋兰拾秋芳,好寄南来信。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