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拍平堤欲蘸天,濯缨人在小桥边。
古今尘世知多少,沧海桑田几变迁。
驼巘勋名无竹写,孤山衣钵有梅传。
谁能撰取西湖传,持到玉皇香案前。
水拍平堤欲蘸天,濯缨人在小桥边。
古今尘世知多少,沧海桑田几变迁。
驼巘勋名无竹写,孤山衣钵有梅传。
谁能撰取西湖传,持到玉皇香案前。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感。首句"水拍平堤欲蘸天"形象地展现了湖水浩渺,仿佛与天空相接,显示出西湖的广阔与深远。"濯缨人在小桥边"则点出诗人独自在小桥上欣赏美景,洗涤心灵,颇有超然物外之意。
接下来的两句"古今尘世知多少,沧海桑田几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暗示西湖历经了无数朝代更迭,人事如梦,世事无常。"驼巘勋名无竹写,孤山衣钵有梅传"借"驼巘"和"孤山"两个典故,前者象征功名未被记载,后者暗指林逋的隐逸风范和梅花精神,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事迹的追忆与感慨。
最后,诗人以疑问语气问道:"谁能撰取西湖传,持到玉皇香案前",表达了对西湖深厚历史底蕴的敬仰,以及对能够完整记录并传承西湖故事者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深深怀念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