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分得台字走笔》
《分得台字走笔》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白云最深处,屐齿破苍苔。

借榻寻僧话,携樽领客来。

禽声喧竹坞,日影过花台。

长啸下山去,犹倾凿落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ēntáizǒu
sòng / zhònggōng

báiyúnzuìshēnchù齿chǐcāngtái

jièxúnsēnghuàxiézūnlǐnglái

qínshēngxuānzhúyǐngguòhuātái

chángxiàoxiàshānyóuqīngzáoluòbēi

注释
白云最深处:形容高远的云层之上。
屐齿:木屐的齿状鞋底。
苍苔:青苔,指覆盖在石头或地面的绿色植物。
借榻:借宿,借用别人的床铺。
携樽:带着酒壶。
竹坞:竹林环绕的小片土地。
花台:种植花草的平台。
长啸:大声呼啸。
凿落杯:古代的一种大口酒杯。
翻译
在白云缭绕的最深处,木屐踏破了青苔。
我借宿寺庙与僧人交谈,带着酒宴款待客人。
鸟儿的鸣叫声在竹林中回荡,阳光穿过花台。
我长啸一声下山离去,还举杯畅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闲适的山中隐居生活画面。首句“白云最深处”,以云雾缭绕的高山为背景,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和远离尘世的宁静。接下来,“屐齿破苍苔”写诗人轻步走过覆盖着青苔的小径,足见其心境淡泊,与自然融为一体。

“借榻寻僧话”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他特意去寻找僧侣交谈,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而“携樽领客来”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他带着酒壶邀请客人共赏山中美景,共享片刻欢愉。

“禽声喧竹坞,日影过花台”两句通过鸟鸣声在竹林间回荡和阳光穿过花台的动态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生机与活力。最后,“长啸下山去,犹倾凿落杯”描绘了诗人放开心怀,豪迈长啸,直至下山时还举杯畅饮,尽显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惬意,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胡仲弓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分得台字走笔》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诸友送瑞鸟图与儿益期其宜男之应也因赋一诗以俟和教

庭前老柏几经秋,天外来禽两白头。

一类两雏皆颖异,抽毫纪盛总贤流。

莫奇兄弟同三窟,直羡飞腾视九州。

再指画图明瑞应,曾闻积善有公侯。

(0)

窗前红茉莉碎剪菊盛开有怀

檐前茉莉望春红,野菊离离傲朔风。

老忆故人初较病,诗多情致更新工。

兴来开径期三益,醉后扶吟但一筇。

丁卯桥边能荡桨,笔床茶灶肯随公。

(0)

枕上卒成口号寄远甥曾大尹·其一

江湖廊庙本相关,白首归来两梦闲。

和靖北堂知善养,辽阳仙骨已还山。

身名共隐无三窟,风雨归来惜万间。

宛洛风尘莫回顾,商家庸见五开颜。

(0)

和艮所王司训·其二

弦诵风闻大雅音,冷香寻逐路偏深。

一枝未洗孤山雪,万片应奢栗里金。

野槿媚风无俗态,山葵向日有芳心。

红林绿髻专相待,暂与冰霜肯见侵。

(0)

病起诸友相访

幽居僻远无人到,病起荒凉有客过。

路逼邻墙难系马,山当晴候易扪萝。

津头小市鱼虾少,海上频年罟网多。

小酌晚凉须半醉,共公携手看星河。

(0)

仲秋同甘泉湛太史游西禅寺·其一

高秋晴景适相牵,野寺重寻破衲禅。

山桂得霜滋老辣,野花临水尚新鲜。

清商合律公先调,大白长浮我亦眠。

望气节游非虐政,高台修废是何年。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