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斋听讲诗》
《东斋听讲诗》全文
南北朝 / 萧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昔闻孔道贵,今睹释花珍。

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

示教虽三彻,妙法信平均。

信言主鄙俗,延情方慕真。

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

良思大车道,方愿宝船津。

长延永生肇,庶廗谅徐陈。

是节朱明季,灼烁治渠新。

霏云出翠岭,凉风起青蘋。

既餐甘露旨,方欲书诸绅。

(0)
鉴赏

这首诗《东斋听讲诗》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萧统所作,展现了其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以“昔闻孔道贵,今睹释花珍”开篇,将儒家与佛教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敬仰。接着,“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两句,点明了佛教追求内心平静与慈悲为怀的核心理念。

“示教虽三彻,妙法信平均”描绘了佛法的深奥与普遍适用性,无论智愚皆可领悟。“信言主鄙俗,延情方慕真”则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通过虔诚的心灵追求真理。最后,“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表达了通过修行去除烦恼、净化心灵的愿望。

“良思大车道,方愿宝船津”运用比喻,将佛法比作引导人生的大道和宝船,象征着指引人们走向解脱之路。而“长延永生肇,庶廗谅徐陈”则表达了对生命长久、心灵纯净的向往。

“是节朱明季,灼烁治渠新”描述了时节更替,万物更新的景象,暗示佛法如同春日之光,照亮人心。接下来的“霏云出翠岭,凉风起青蘋”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前文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和谐共存。

“既餐甘露旨,方欲书诸绅”则以“甘露”比喻佛法的滋养,表达了对佛法的渴望与实践,希望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指导人生的准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刻感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萧统

萧统
朝代:南北朝   字:德施   籍贯: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501—531

(501—531)即昭明太子。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梁武帝天监初,立为太子。夙慧,五岁遍读《五经》。既长,明于庶事。信佛能文,遍览众经,东宫藏书三万卷。引纳才士,商榷古今,恒以文章著述,一时文风大盛。编有《文选》,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各体诗文,为现存最早诗文总集。另有《昭明太子集》。
猜你喜欢

简林公似

穷猿不择木,祥凤宜栖竹。

高门结驷荣,陋巷一瓢足。

仕有时为贫,贫乃急于禄。

夫君何所欠,百事尽从欲。

新谐种玉婚,大敞堆金屋。

镜里颜尚朱,庭前萱正绿。

中州不徜徉,炎海甘驰逐。

遂令君子心,度以小人腹。

我贫甚去年,全家久食粥。

独醒妒人醉,讥诮那免俗。

名节千载光,富贵一炊熟。

朋友严简书,敢以石攻玉。

(0)

慧聚僧神济善医能知人死生于数岁或数月之前或有奇疾则以意用药无不差者既享高寿临终甚了了因作二诗哭之僧讳清照神济乃其师号云·其一

端的西来了世缘,有身宁肯自谋安。

殷勤疗病肱三折,去住无心指一弹。

贝叶翻馀清磬在,梵音飘断暮钟残。

祇今双树婆娑影,空锁灵山片月寒。

(0)

感兴·其二

晋人杀鸣犊,孔子不渡河。

河之水洋洋,临流一长歌。

岂无舟与楫,所惧蛟与鼍。

蛟鼍任险怪,不度如我何。

黄鹄一远举,奚忧婴网罗。

(0)

凤栖梧/蝶恋花·其二

朱阙玉城通阆苑。月桂星榆,春色无深浅。

潇瑟篌笙仙客宴。蟠桃花满蓬莱殿。

九色明霞裁羽扇。云雾为车,鸾鹤骖雕辇。

路指瑶池归去晚。壶中日月如天远。

(0)

三窟同蜫蛰,平冈若电驱。

爰爰依枳棘,肃肃避罝罦。

已得思烹犬,其亡尚守株。

何当华桂畔,宿月玩云衢。

(0)

鹧鸪天.佳人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将何物斗轻盈。

雪因舞态羞频下,云为歌声不忍行。

螺髻小,凤鞋轻。天边斗柄又斜横。

水晶庭柱琉璃帐,客去同谁看月明。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