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其二》
《感兴·其二》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晋人杀鸣犊,孔子不渡河。

河之水洋洋,临流一长歌。

岂无舟与楫,所惧蛟与鼍。

蛟鼍任险怪,不度如我何。

黄鹄一远举,奚忧婴网罗。

(0)
注释
晋人:指晋国的人。
鸣犊:一头名叫鸣犊的牛,可能是象征或事件的代称。
孔子: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河:黄河。
临流:面对河流。
舟与楫:船和桨。
蛟鼍:古代传说中的水怪,如蛟龙和鼍龙。
任:不管,不顾。
我何:我怎么样。
黄鹄:黄鹄,即天鹅。
网罗:渔网,这里比喻束缚或陷阱。
翻译
晋国人杀了鸣犊,孔子不愿过河。
黄河水浩荡,他在河边吟唱悲歌。
难道没有船只和桨?只是害怕蛟龙和鳄鱼。
蛟龙和鳄鱼虽凶险,它们怎能理解我为何不渡。
大雁一旦展翅高飞,哪里还会忧虑被网罗捕捉。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感兴(其二)》。首先,从诗的结构来看,它采用了古典诗歌常用的四言或五言句式,整体节奏平稳,给人以沉稳深远之感。

开篇“晋人杀鸣犊,孔子不渡河”两句,引用了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晋文公时,有臣子杀死了一只能够预示风雨的神鸟——鸣犊,从而导致天气失常。此处借用这个典故,以此喻指孔子在遇到难以预料和控制的情况时,选择了避让而不强渡。这里传达的是一种智者对待变局的态度,即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明哲保身。

接着,“河之水洋洋,临流一长歌”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抒发。诗人站在奔腾不息的大河边上,感慨万千地吟唱了一曲长歌。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写照。

“岂无舟与楫,所惧蛟与鼍”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担忧:难道没有渡船和桨么?为何要畏惧水中的蛟龙和怪兽呢?这里的“蛟与鼍”,实际上象征着世间的种种险恶和不测,诗人所表达的是面对未知和危险时的忧虑。

最后,“黄鹄一远举,奚忧婴网罗”两句,用黄鹄(一种水鸟)作为比喻,描绘出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羁绊、冲破束缚的情怀。黄鹄远飞,象征着自由和超脱;而“奚忧婴网罗”则是对那些被社会纷争所困的人们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独坐遣兴

昏眼迷烟雨,修眉隐树林。

杜鹃知夜半,蟋蟀俟秋音。

静悟平生事,閒思万古心。

嗟跎七十五,既往莫追寻。

(0)

白发

新发从渠白,旧颜疑我非。

莫嫌冠易堕,且喜虱无依。

镜里星星出,梳来日日稀。

长惭老松树,翠鬣沐烟霏。

(0)

八月初三日五更梦觉追记

林下青衫卸,尊前白发攲。

少年行乐事,暮景感伤时。

鍊药嫌长懒,观书悔已迟。

惜花心性在,时复一吟诗。

(0)

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其二

隐几何思此意微,鹤眠未熟觑吟机。

踞炉炙脚童全野,应是前村踏雪归。

(0)

小春闻提壶鸟戏成

越鸟忧兄行不得,蜀禽劝客不如归。

何如听此提壶语,美酒沽来总息机。

(0)

瑞岩寺

十二峰头月未央,天风吹下紫芝香。

我来分得僧清致,布衲蒲团一草堂。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